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04 分享到: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78年10月,是青海唯一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专门研究机构。

  现设12个处级部门。其中,科研及科研辅助部门10个(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文史研究所、哲学社会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藏学研究所、《青海社会科学》编辑部、文献信息中心、科研处、培训中心),行政后勤部门2个(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90人。在职人员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人。目前有正高职称人员12人,副高职称人员26人;国家级专家6人、省级专家4人;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各1人;博士2人。

  青海社科院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立足青海、面向全国、注重实际、突出特色”及“三兼顾、三为主”的科研方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30年来共完成学术专著151部;社会读物、教材、工具书、资料汇编、古籍整理、译著163部;承担国家级课题34项、省级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委托课题110项;发表论文、调研报告3268篇。

  青海社科院注重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在地方经济、地方历史文化、藏学、民族宗教、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等研究领域生产出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如《青海百科全书》、《格萨尔学集成》、《青海通史》、《青海省建置沿革志》、《觉囊派通论》、《藏族部落制度研究》、《青海少数民族》、《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中国密教史》、《青海佛教史》、《青海果洛藏族社会》、《青海经济史》、《青海史话》、《五世达赖喇嘛传》、《历代达赖喇嘛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青藏铁路沿线藏区人文环境评估》、《中国藏区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江河源区相对集中人口保护生态环境研究》等。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3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100项,鼓励奖34项。

  青海社科院综合性学术期刊《青海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注重学术质量,努力创新办刊思路,刊发了大量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充分发挥了其学术窗口和理论载体的效用。2006年和2008年该刊连续两次入选国内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权威品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8年,《青海社会科学》在青海省第二届社科类期刊编校印刷质量评比中再次荣获一等奖。

  青海社科院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2001年创办了专呈副省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参阅的《青海研究报告》,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侧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宏观性、前瞻性,现已成为社科院应用对策研究的科研品牌,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又创办了以“咨政献策、一事一议、观点创新”为宗旨的短论载体《进言》,受到高度重视。

  1999年以来,青海社科院开始编撰《青海经济社会蓝皮书》,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现在《蓝皮书》已成为沟通社科研究机构与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之间紧密联系的重要渠道。

  官网链接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陈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221.216.147.168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