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际问题类皮书的研创与传播

作者:社科文献

_G9A8961_1

  2023年12月7日下午分论坛“新时代国际问题类皮书的研创与传播”在海南省儋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皮书课题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社会科学出版社国别与区域出版分社主办,由《世界能源蓝皮书》主编黄晓勇、《日本经济蓝皮书》主编张季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分社社长祝得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别区域出版分社社长张晓莉召集,《印度尼西亚蓝皮书》《日本蓝皮书》《俄罗斯蓝皮书》《哈萨克斯坦蓝皮书》《蒙古国蓝皮书》《德国蓝皮书》《意大利蓝皮书》《加拿大蓝皮书》《以色列蓝皮书》《欧洲蓝皮书》《拉丁美洲蓝皮书》《中东蓝皮书》《世界能源蓝皮书》《海洋国际合作研究报告》的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审稿专家沈雁南研究员等人员参加。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当代世界分社社长祝得彬对举办本次会议的目的和参会嘉宾做了简要介绍,之后是嘉宾就研创经验进行发言。

  一、 皮书研创经验分享(上)

  这一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晓勇主持,有10位皮书代表分享各自课题组的研创经验,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困惑。《印度尼西亚》代表左志刚主任和《日本蓝皮书》副主编张晓磊简短介绍了各自课题组的研创经验。《俄罗斯黄皮书》代表胡冰副编审介绍了该课题组的研创经验和一些问题:经验——从选题阶段开始就严把政治关并贯穿始终,注意对敏感问题的脱敏;每年召开新书发布会,请十几家媒体进行报道;注重团队建设,注意培养作者,拓展作者群;问题——宣传口径的把握、宣传力度问题,对敏感问题如何脱敏。《哈萨克斯坦蓝皮书》代表蔡艳彬副院长表示,该蓝皮书已出版两本,还是本比较“年轻”的皮书,对做好蓝皮书的认识:在确保政治、经济、外交等几个方面不变的情况下,对皮书结构进行变化调整;在影响力提升方面,加强在国内外的宣传力度,包括在哈萨克斯坦进行宣传;在研创方面,保证蓝皮书的延续性,在保证研创团队的稳定的同时吸纳新人,加强对皮书质量的把握。《蒙古国蓝皮书》的代表李超副研究员介绍了该蓝皮书研创心得、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重视撰写团体建设,作者多为中青年学者;选题目前以作者个人的兴趣或专业方向为主,但认为皮书应该反映研究对象国的重要事情,这些事情因不是作者的兴趣或专业方向而没人写,需要有调整;预测是否要在皮书报告中占一定的比例;奖项是否设置更细些。

  《德国蓝皮书》代表伍慧萍主任,对该蓝皮书研究心得做了总结,认为该蓝皮书多次获得优秀皮书一等奖、二等奖及若干优秀皮书报告奖,主要在于研创团队多年来的坚持不懈,具体来说:皮书形成固定、成熟的结构,即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资料篇,主要围绕对象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展开;有稳定的作者团队,以科研机构实体为依托,主要依靠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人员,对作者有约束力,作者形成了固定写作蓝皮书的习惯,周期性较好,同时还有外援——其他高校科研人员、德国知名学者;持久的质量保证,即经常筛选题,确保是作者有学术积淀选题,同时主编严格把关;每年召开新书发布会,邀请知名学者参加。《意大利蓝皮书》主编孙彦红研究员对主编该蓝皮书的心得介绍如下:意大利是个非常有特点的国家,值得深挖研究,每年对蓝皮书的书名精心选取,突出该国一年的特点;突出该皮书国际合同的特点,每年都有数位意大利作者参与写作,意方作者都是前政要和国际知名学者这样有影响力的作者;注重皮书的社会影响力,每年召开发布会,请重要媒体、视频平台进行报道。

  《英国蓝皮书》副主编徐瑞珂副教授主要介绍了其参与该蓝皮书的一些工作,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困惑:该皮书的作者主要依靠外援,催稿任务艰巨;在北外蓝皮书的认可度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作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加拿大蓝皮书》代表刘丹参与组稿、写作、校对工作,她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相关经验:加拿大作为中等国家,组稿有一定困难,这两年进行选题招标,有了一定的选择空间,也有其他领域的学者参与;课题组也与其他区域国别基金进行合作,利用区域国别研究进行互动合作。《以色列蓝皮书》代表邓燕平,对从2015年到现在从事蓝皮书的工作做了介绍:每年跟踪以色列的数据,为读者呈现以色列的整体状况;选题邀请专家论证,采取原创与创新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团体建设和学生培养,专家带领学生参与蓝皮书写作;学校重视该皮书,将其列为核心期刊考核;进行国际合作,邀请美国、欧洲、以色列专家学者参与写作。

  二、 皮书研创经验分享(下)

  这一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原副所长、二级研究员张季风主持,有5位皮书代表分享各自参与皮书写作、主编皮书的研创经验。《欧洲蓝皮书》代表李靖堃研究员提出了她多年参与皮书写作的一些困惑:多年参与皮书固定栏目的写作有审美疲劳,如何创新;如何对作者有实际性的激励;如何确保时效性;四平八稳写作与深度分析的平衡问题。《拉美蓝皮书》主编刘维广研究员认为:要保持作者队伍的稳定性,外单位作者在实际操作中不太可控,近年来的作者以拉美所的研究人员为主,有连续性,作者对皮书把握得较好;内容资料方面保持权威性,数据的选取全书统一,选取权威数据;皮书定位在学术研究,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相结合,皮书是智库报告,不是论文集,要在加强学理性研究方面下点功夫;先定选题再确定作者,要强调研究方法,兼顾区域研究和国别研究。《中东黄皮书》马学清副处长介绍了研创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经验——西亚非所非常重视皮书的编撰,每年通过中国中东学会年会等重要会议征集选题;把撰写皮书报告作为孵化平台,产生一批信息报送、一批高质量学术论文;把皮书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从青年学者中选择学术功底扎实者加入作者团队;建议——加大资助力度,尤其是后期的资助,评价体系升级,皮书作为一个抓手,应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中占据有席之地。《世界能源蓝皮书》执行副主编王炜处长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皮书的评价问题——皮书在社科院的创新体系中算不算成果,获奖皮书是否可作为A刊,皮书奖项算什么级别的奖项;建议皮书评价指标要有科学性,要与时俱进。《海洋国际合作研究报告》代表肖鹞飞教授分享了研创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学校重视,经费充足,选题方面转向国际海洋合作、海洋环境保护的合作、海洋安全方面的合作以及海洋经济、海洋科学的研究;写作过程面临时效性、年度性、敏感性问题。

  三、 自由讨论

  本环节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审稿专家、编审、二级研究员沈雁南主持。沈雁南研究员回应了上面两个环节作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学术和皮书关系的问题,针对《印度尼西亚》代表提出的“皮书是不是学问”的问题,肯定皮书是学问,学问分两个层面——自己的长期研究后的学术积淀、在学术积淀基础上的思考和建议,成功的皮书离不开长期的学术积淀,皮书要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关于预测的问题,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可以分析、研判发展趋势以及会出现哪些新的情况,不要预测;四平八稳研究和深度分析平衡的问题,皮书报告建立在四平八稳的分析的基础上,讲清楚基本面,才能找出焦点在哪里,点和面可以结合;关于如何脱敏的问题,皮书只讲事情的过程,怎么发生的、如何走向,不做道德判断;关于外宣,皮书是中国学者发表中国的看法,不要把外宣工作往皮书上拉。《印度尼西亚》代表左志刚主任提出:推动解决皮书定位问题,内容和功能两个定位;皮书的价值,对内提供权威信息,对外传递对对象国看法;打通皮书和集刊的通道。

  最后,国别区域出版分社社长张晓莉对本次会议代表提出的问题做了回应和总结:国际类皮书出版比较困难,要处理很多要平衡的关系;皮书主编要对外国作者、博士生作者的报告要严格把关;关于奖项问题,只有把基础打好才有长久发展,小国研究也有将来;关于脱敏问题,敏感问题随时有变化,出版社会多和实务部门交流,及时传达给课题组。

 

  执笔人:王晓卿

 

皮书研究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

皮书规范

数据库链接 电子书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