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观点
江西打造中部地区重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邹慧 发布时间:2023-06-01四、江西打造中部地区重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创新成果策源地
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吸引科技人才的“强磁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也是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强引擎”。一是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国家队”。紧抓全国新一轮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机遇,全面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支持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牵头筹建稀土国家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在江西设立基地,在钨和稀土、航空、农业等领域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二是大力培育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对省内有潜力的平台和基地,提前引导其规划好功能定位、重点发展方向和阶段任务,有计划地培养推进。以争取“国字号”平台为纽带,设立国家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经费支持。三是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国家“大院大所”、知名高校、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在赣设立综合性、高水平、对江西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重大新型研发机构。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基础。一是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出题人、主答题人和阅卷人的地位,推动更多任务由企业提出、企业成为研发主体。推动骨干企业牵头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支持企业布局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二是推动科技企业融通创新。进一步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载体,为初创期中小企业注入研发理念和创新文化基因,推广“投资+孵化”模式,提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载体效能。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瞄准所属细分领域加大创新投入,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努力成为专精特新的创新主体。
(三)写好“引育留用”大文章,打造人才发展新高地
科技人才集聚是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才育才。积极探索项目经理、合同科研等制度,赋予领军人才在研究团队组建、项目经费使用、绩效工资管理等方面更多自主权,真正做到“平台引人、项目留人”。依托国家和省人才工程,以“定点培养+公平竞争”方式,聚焦江西省优势和特色产业,整合江西省科技创新资源,以项目为纽带,以团队为支撑,自主培育国家级和省级高端领军人才。二是以优良的生态留才用才。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切实解决广大人才的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心无旁骛地“留赣干”,实现自身价值。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及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为“帽子热”降温。
(四)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江西想要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不断地推进省内外协作。一是深化省际科技开放合作。高标准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战略,建立省际创新成果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支持引导省内创新平台或龙头骨干企业独立或联合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粤港澳、长三角等发达地区设立研发飞地,探索建设多个“技术在外头、转化在江西”的“科创飞地”。二是下好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根据各个设区市的资源禀赋条件,不断调整完善区域规划与政策,既要避免各类要素、资源在各地区间分配的平均主义,更要杜绝产业结构雷同和发展模式照搬的现象。各设区市要立足本地优势,明确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思路、方向与路径。比如打造南昌的中医药、VR,赣州的稀土,景德镇的陶瓷、航空,宜春的锂电新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五)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活科技创新内生动能
持续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能为江西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大的动力。一是健全基础前沿研究投入支持机制。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多元化的机制,推动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社会以捐赠和设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基础研究资金来源。二是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制机制。聚焦“2+6+N”重点产业,建立贴合产业发展需求、以转化成果为目标的科技项目立项组织机制和评价机制,在科技项目评审、平台验收、机构评价、人才评选、奖励评审中破除“四唯”。三是加快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整合利用各类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资源和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数据资源。借鉴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协同立法,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跨省市共享的做法,江西可以联合湖北、湖南签订合作协议,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共同推动三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和技术资源对接,加快大型科学仪器跨省市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