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观点

中国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化和国际比较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陈钰芬 侯睿婕 发布时间:2018-06-20
    国家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充分发挥各创新参与者(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在知识创造、扩散和使用过程中的协调与协同作用,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产生创新技术,并使之成功商业化以获取商业利益的能力。
    以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为基本框架,对部分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正,更新得到包含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和创新效益4个领域共计16项指标的指标体系。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上述4个领域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各领域得分,并利用曲线回归方法求得各领域得分2020年、2035年和2050的预测值。结果表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3个领域的得分均呈现非线性高速增长趋势,而创新效益得分增速较慢,呈现线性增长趋势。然后,再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4个领域的得分,得到国家创新能力综合得分。结果表明,我国国家创新能力在“十二五”期间迅速提升,未来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以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1991年数值作为基准值,编制1991~2015年中国国家创新能力发展指数。结果表明,(1)1991~1999年为我国科技创新的起步阶段,2000~2007年为加速阶段,2008~2015年为高速发展阶段;(2)创新环境发展指数增长较慢,但趋势良好,可以通过杠杆作用促进其他创新领域的快速发展;(3)创新资源发展指数在经历了多年快速增长后,2014~2015年增速有所放缓,我国应持续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尤其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促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协调共进;(4)创新成果发展指数领先于其他发展指数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说明我国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创新活动的产出水平相应提高;(5)创新效益发展指数基本一直落后于创新成果发展指数,2009~2015年甚至落后于创新资源发展指数,且二者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说明我国创新成果的经济转化率并不理想。总而言之,虽然我国的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创新资源日益充足、创新成果迅速增长,但是创新效益的表现无法匹配其他创新领域的发展。因此,我国科技创新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提升创新成果的经济转化率上,帮助知识扩散、转移和使用,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之间的通道。
    选定6个创新能力核心指标,对8个国家的创新现状进行横向比较,并以2020年美国各创新能力核心指标的预测值作为标杆值,计算得到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追赶指数。结果表明,25年来我国不断追赶科技强国脚步,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仍存在明显差距。(1)虽然我国的创新资源总量相对充足但密度和强度相对落后,需要继续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2)虽然国内统计指标显示我国创新成果增长迅速,但受到国际认可的数量还很少,说明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还不高,知识产品的国际认可度还不够,创新成果商业化并获取经济效益的渠道因此受限;(3)创新投入中我国高等学校R&D经费支出的比重偏低,应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构建以企业为核心、高等学校和研发机构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圈。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快速发展、成果丰硕,但创新成果的经济转化率过低,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首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构建以企业为核心、高等学校和研发机构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圈;其次,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避免资源分散、重复或浪费,稳定持续增加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促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协调共进;再次,推进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提升我国创新成果的国际认可度,拓宽知识产品商业化并获取经济效益的渠道;最后,进行科技创新绩效评估改革,帮助知识扩散、转移和使用,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缝合科技经济“两张皮”,让科技创新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