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恽薇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的深入,我国的智库建设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对那些涉猎经济社会发展的出版机构而言,能否结合这一趋势,找到产品“新蓝海”,通过和智库机构的双赢合作,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一盘盘精神大餐的同时,也为自己打造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平台,无疑既是沉甸甸的责任,又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皮书出版,可能就是这片新蓝海所在。作为一种出版形式,皮书发端于17、18世纪的英国,当时其官方对外发布的文告通常被称作“白皮书”。后来,这一做法为各国效仿,各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均称为皮书。我国引入皮书的概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1991年11月,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也是我国的第一本白皮书。当皮书进入我国政府视野的时候,民间亦同步跟进,甚至走得更为大胆和富有创造性。几乎与《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发布同时,“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出版了“经济蓝皮书”《199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其后还出现了《社会蓝皮书》《农村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等皮书形式出版物,主要为学术团体、政府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为代表,我国出版机构对该类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和品牌化经营,经过20多年的精心维护与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颇有规模的“皮书方阵”。不同颜色的皮书分别体现了出版物的不同属性,例如,蓝皮书通常是从事经济社会研究的学者、研究团队的观点与分析;绿皮书与旅游、环境、农业相关,关注点是可持续发展;黄皮书的着眼点是国际和世界。
根据初步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每年就出版包含经济、社会政法、文化传媒、地方发展、行业、国际与地区类五大系列近300种皮书,其中不少皮书的信息和数据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大篇幅报道或摘用。皮书已经成为该社的知名图书品牌和重要收入支柱。
皮书特性突出。首先,皮书的研究主题应是某一特定领域或地区的最新研究成果,且在学术上有明确界定。其次,皮书必须使用实证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科学分析、推理和预测。再次,皮书中的研究成果应为原创首发,且能够按时连续出版。最后,皮书除了具备一般学术著作的体例规范外,还要满足其作为智库产品的特定要求,如体现资讯性、时效性、可读性和预测性等。正因为上述种种要求,一部高质量的皮书也能充分体现研创机构(智库)的研究实力和水平,皮书也逐渐成为相关研创机构(智库)在特定领域掌握话语权的重要工具。
正是基于高而严的入选门槛和出版要求,“皮书方阵”作为决策参考、政策先声、投资指南、新闻来源、研究基础库的社会价值也愈发明显。诸多皮书,已经不只是社会科学研究者获取研究数据的重要途径,还是不可忽视的政策风向标以及媒体争相追逐的焦点。
如此看来,皮书对于智库建设和影响力扩散的助推作用可想而知。智库和皮书,一首一尾,在完美“携手”的同时,也可以做到相得益彰。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文明治理程度的加深,公众对政策了解的诉求越来越高;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方了解中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皮书,当然就是那扇国内社会与政府有效互动、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的有效窗口。我国最近一直在强调传播平台和话语体系建设,如果说智库属于智力支撑和话语源的话,皮书无疑成为最值得推崇的传播载体之一。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