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2版《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之“答记者问”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2-29
2012年2月29日上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学术报告厅联合举办了“2012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暨省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以下是2012版《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课题组整理的发布会之“答记者问”相关素材,敬请关注。
1.问: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是怎么组成的?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突出研究成果?
答: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是适应国际竞争力发展和国内区域经济竞争格局的需要而成立的,它于2006年元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组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下设竞争力部,福建师范大学设立分中心。2007年1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被吸纳为中心新成员。该中心主要工作是每年定期向社会发布有关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省域农业竞争力发展报告、省域林业竞争力发展报告、国家创新竞争力和其他竞争力问题的综合评价报告以及举办“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高层论坛”、“两岸竞争力高层论坛”等全国性学术会议。通过创办《综合竞争力》杂志,发布国内外最新的竞争力研究成果。
自中心成立以来,该中心现已在竞争力问题研究上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出版了20多部标志性成果:《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6~2007)》、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绿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研究报告(2009~2012)》、《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以北京市、福建省、黑龙江省为例》、《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林业产业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蓝皮书《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蓝皮书《环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蓝皮书《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报告No1》、蓝皮书《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报告No2》等,这一系列成果已引起巨大社会反响。
2.问: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除了具体负责《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研究外,还推出哪些研究成果?
答: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除了每年定期发布《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蓝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黄皮书、英文版的《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蓝皮书、英文版的《二十国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黄皮书外,更新发布《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数据库,每年还参与举办“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高层论坛”、“两岸竞争力高层论坛”等全国性、地区性的学术峰会,携手两岸三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推进竞争力问题研究。
近期,该分中心还将陆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如《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黄皮书(中英文版)、《全球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中英文版)等系列竞争力研究成果,也特别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从事研究课题给予的关注和支持。
3.问:什么是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为什么要研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答: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由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引伸出的一个概念。省域经济从本质上说,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所谓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省(市、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对市场的争夺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带动力。显然,省(市、区)域吸引资源、争夺市场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强,那个省(市、区)的经济就有可能比其他省(市、区)的经济发展要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如何应对经济发展要同时面对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激烈竞争,如何开创并确保竞争优势,对一个省级行政区来说,最根本的还是要具有很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因此,研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现实意义有:(1)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吸引大区域中资源和争夺大区域市场来加速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2)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是顺应全球化趋势、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和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在新世纪,省域经济只有不断增强和提升自身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才能有效的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克服经济全球化的难题,分享全球化的收益,促进经济加速发展。(3)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增强综合国力、步入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没有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就没有综合国力的增强。(4)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省域经济是全国经济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层次,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各项要求,都必须体现和落实在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上。(5)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又好又快”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路径。各级政府只有加强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把握和预见,才能对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作出合理的决策。
同时,研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理论意义有:(1)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能够拓展区域经济学视野,丰富区域经济学理论。本研究是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概念,大大丰富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2)充实了竞争力的内涵,开拓了竞争力研究的新领域。同时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也为区域经济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3)能够为各省市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通过对省域综合竞争力的分析研究和不同省域综合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找出省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增强竞争优势。(4)能够为经济学和相关学科提供新的理论营养。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吸收了区域竞争力、比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基本理论。同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融合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建立一套既包含一般性竞争原理,又能全面反应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正是在这种融合多门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形成自己新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也为经济学和相关学科提供了新的理论营养。
4.当前,我们国家为什么越来越重视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能否介绍一下它具体体现在哪里?
答:当前人类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分工的趋势更为明显,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联动性增强,直接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建设。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格局促使各种竞争主体之间的竞争逐步国际化,并由此对它们的决策产生了巨大影响。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市场主体和经济区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勇敢地面对竞争,积极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对一个经济区域而言,就是要有很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诚然,决定竞争主体在竞争环境下成败与否的关键则取决于它的综合竞争力。经济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或行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将“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列入要实现的总体奋斗目标,将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列入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将“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列入总体要求的内容,并将“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之一,将“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作为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制的重要举措;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部分,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将“增强国际竞争力”作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2010年10月召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011年10月召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将变得更加紧迫”。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们要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些新提法充分表明,我们党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和产业、行业的国际竞争,概括地说,就是越来越重视竞争力的提升。
5.问:2012年版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与2011年版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相比,有哪些不同?
答:此次发布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较去年的蓝皮书,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年度报告是综合以往五部蓝皮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十一五”这一时间节点,着重对全国31个省市区(包括港澳台地区)在2006~2010年间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和比较分析,分析评价期内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波动变化与竞争优劣势,可以说也是对过去五年的全面回顾与总结,这是今年蓝皮书的最大“亮点”。
(2)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与新特点,今年的蓝皮书对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微调,力求能更好地反映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和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四级指标的调整上,涵盖了8个三级指标组,共去掉了10个四级指标,增加了12个四级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当前经济热点或社会较大关注的指标,诸如“食品安全事故数”、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文化部门增加值”等等,四级指标总数由原来的208个增加到210个。
(3)为了便于读者搜集或查询全国各省市区相关指标的实际数据,我们特别在本年度蓝皮书的附录部分增加了诸如“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业人员、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FDI、工业资产总额、存款余额、R&D经费、文化产业增加值”等系列指标的具体数据。
(4)在提升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分析部分,把评价期中各个层级的优劣势指标比较分析充分纳入到各省市区的对策建议分析当中,便于各省市区更加直观、全面地判断和分析评价期内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为各省市区积极巩固和培育竞争优势,降低劣势指标对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不利影响,这样使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继续加强对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布的深度分析。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反映出的只是排序位差,上下位之间相差0.1分是相差1位,相差10分也是相差1位,不能反映各个位差之间的实际差距,自然也不能反映不同地区之间的实际差距。所以,今年的蓝皮书特别加强了对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实际差距及其均衡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为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6.问:为什么要把港澳台地区纳入蓝皮书的评价范围之内?
答:香港、澳门和台湾是特殊的区域经济体,是中国整体经济区的组成部分。港澳台经济区与中国其他经济区的联系与合作是为在新的时期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进行带有全局性共同利益的经济运作活动。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以此为契机,祖国大陆、港、澳、台之间的经济协作开始生成,并逐步走上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道路。四方之间经济协作产生的效应中,除了经济增长效应外,还有结构调整效应、互补互依效应和竞争提高效应,已使中国版图内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互相依存的格局。当然,对于港澳台地区经济发展而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的形势下,如何应对经济发展要同时面对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的激烈竞争,最根本的还是要具有很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这是港澳台任何一个地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在新世纪发展进程中,港澳台经济只有不断增强和提升自身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克服经济全球化中的难题,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潮头、破浪前进,而不是被溺毙、被融化。因此,在今年的蓝皮书中,我们继续充实和完善“港澳台分析报告”这一专题的分析内容,构建了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对2006~2010年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供港澳台地区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7.问:2006~2010年港澳台地区的排名有没有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答:2010年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都处于上游区,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分别处于第3位、第9位和第1位,处于全国前列。“十一五”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9年以前均处在第2位,2009~2010年间处于第3位,下降了1位;台湾地区则在2006~2010年间始终处于第1位;澳门则在2008年以后均处在第9位。总体而言,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与内地31个省份相比,排位相对比较稳定。
导致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升降的动因,是受各级指标排位变化共同影响的,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八个二级指标中,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和统筹协调竞争力排位都出现了下降,尤其产业经济竞争力相比2006年下降了21位,宏观经济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和统筹协调竞争力分别下降了2位、1位、4位,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发展水平竞争力分别上升了8位和4位,综合多种评价因素的影响,使其经济综合竞争力下降了1位,但仍处于强势地位。澳门特别行政区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发展水平竞争力排位都出现了下降,尤其产业经济竞争力相比2006年下降了12位,统筹协调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则分别上升了7位、3位和1位。同时也是综合评价的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其经济综合竞争力仍处在上游区。台湾地区除了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和统筹协调竞争力排位下降以外,有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发展水平竞争力等5个二级指标排位均保持不变,使台湾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保持不变。可以说,这些二级指标的综合排位变化以及其他祖国大陆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波动变换共同影响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位变化。
8.问:《蓝皮书》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与国内同类研究所设定的指标体系有什么创新?
答:《蓝皮书》的指标体系是在充分弄清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内部构成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出来的,与国内同类指标评价体系相比较,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创新:
(1)涉及层次多、覆盖面广。《蓝皮书》的指标体系包含了省域内的所有经济要素,不仅涵盖了经济领域各个产业、行业和各个方面,而且涉及到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的各个层次。
(2)包容量大、互动性强。《蓝皮书》的指标体系包括了省域内的所有经济要素(或称为直接经济要素),还包括了与经济相关的非经济要素(或称为间接经济要素),如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科技、教育、人力资源、政府管理、环境和能源等社会发展方面的要素。
(3)立体展现、显隐兼形。《蓝皮书》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到了直接经济要素和间接经济要素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以及其存在和表现形式的立体性、多样化的,对每个要素,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体现和评价。例如,评价省域地区生产总值的竞争力,只看总量是不够的,还必须看人均和增速如何;只看显性的也不够,还要看是否具有潜在优势。这就要求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应包括能够全面反映经济要素竞争状况的多种指标。
(4)动态性强、时空范围广。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事物,而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概念,研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不仅要研究它的现在时,还要研究它的过去时和将来时,具有现实竞争力不等于将来也具有竞争力,但它是将来竞争力的基础,没有现实也就没有未来。《蓝皮书》的指标体系具有能够反映现实状况和将来趋势的两个方面的指标,因此能比较充分地体现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内在动能和活力。
(5)跟踪前沿、紧扣实际。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判定,必须符合科学发展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因此,在本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就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做为二级指标来评价;同时,还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际科技竞争的发展要求,尤其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在经济综合竞争力中所占比重,其在指标中所占的比重位居前列。
9.问:2010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处于前列的有哪些省份?处于中游区和下游区的分别是哪些省市区?
答: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为: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福建省、湖北省;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湖南省、重庆市、陕西省;处于下游区(21~31位)的依次排序为海南省、山西省、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
10.问:2010年与2006年相比,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变化较大的有哪些省份?哪些省市区的排位没有发生变化?
答:2010年与2006年相比较,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11个份,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市,排位上升了6位,其次是安徽省排位上升了4位,江苏省和江西省排位均上升了3位,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海南省、四川省排位均上升了2位,贵州省、陕西省、青海省3个省排位均上升了1位;9个省份排位没有变化,分别为天津市、辽宁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排位下降的有11个省份,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西省,排位下降了5位,其次是河南省,排位下降了4位,吉林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省份排位均下降了3位,河北省、上海市、湖南省3个省份排位均下降了2位,北京市、云南省、甘肃省3个省份排位均下降了1位。
11.问:2010年全国四大经济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是如何分布?与2006年相比有何变化?
答:2010年全国4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分值依次为:东部地区46.77分、东北地区36.01分、中部地区34.97分、西部地区29.99分,4大区域的分值比差为1:0.77:0.75:0.648。与2006相比,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缩小了2.23分,表明西部地区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差距仍然较大;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与东部的差距都有所缩小。
从2006-2010年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平均分值变化情况看,四个地区分值都有明显上升,其中西部地区分值上升最多,增加了2.73分;其次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增加了2.51分和1.49分;东部地区平均分值上升幅度相对小些,为0.51分。由此反映出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平均而言提升比较快,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这充分说明我国四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的协调性日益增强,均衡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12.问:根据蓝皮书的研究结果,“十一五”期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内部各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有什么特征?
答:东部地区10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都在上游区,只有河北省处于中游区和海南省处于下游区,其他8个省份都处在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上游区,并且排位比较稳定,变化不明显,说明东部地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在东部地区的10个省份内部,竞争格局也是不平衡的,最明显的差距体现在海南省与其他省份之间,就是同样排在上游区的省份,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从竞争力得分来看,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得分都在50分以上,而福建省不到40分。但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内部的排位比较稳定,比较大的波动是江苏省排位上升了3位,由第4名上升到第1名。
中部地区6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除了湖北省处于上游区,山西省处在下游区外,其他4个省都处在中游区,与2006年相比,2010年安徽省综合排位波动明显,上升了4位,而山西省综合排位下降了5位,中部地区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不够稳定。从竞争力得分来看,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得分差距较大,与西部地区之间得分差距较小,这说明从整体上而言中部地区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中部地区内部的6个省份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湖北省进入上游区,湖南省处于中游区的末尾,山西省则处于下游区。从地区内部的排位变化来看,安徽省从中部地区的第5位上升到中部地区的第2位,山西省和湖南省在中部地区内部分别下降了2位和3位,这反映了中部地区各省份竞争力相对变化较大。
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大多数处在下游区,2010年只有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陕西省和重庆市处于中游区,其他各省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从表2-1的竞争力得分来看,西部地区平均得分只有东部地区得分的64%,表明其竞争力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但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比,很多省份的竞争力得分差距很小,其劣势就不太明显。但从2006-2010年得分来看,西部地区竞争力平均得分有所增加,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缩小,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其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内部来看,同样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四川省处于中游区前列,在全国处于中势地位,与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尽管其他各省份的排位比较接近,但从竞争力得分来看,各省份之间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同样是处于下游区,陕西省综合得分是西藏自治区综合得分的1.9倍。正是由于存在这种明显的差距,使得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综合竞争力排位相对稳定,除了少数省份排位有所调整以外,没有太大变化。
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竞争力综合得分都有增加,与东部地区平均得分的差距有所缩小,说明相对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2010年竞争优势得到提升,但在全国的排名却没有相应地提升,除了辽宁省排名保持不变以外,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综合排位分别下降4位和3位,拉大了与其他省份的差距。
13.问:一些重要指标如GDP、FDI、进出口总额的权重有多少?是否作为评价一个省市(区)综合排名的决定因素?
答:在210个四级指标中,所占权重最大前三个指标为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万元GDP综合能耗、R&D经费占GDP比重,权重分别是1.078%、1.073%和1.004%,整个指标体系只有这三个指标的权重超过了1%,权重排在前三位的指标都是与科技进步有关,说明了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推动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通常情况下,完全根据GDP来决定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排名方法是相对不合理和不科学的,难以综合体现该地区的潜在竞争能力。因此,本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指标的设置中,纳入了影响排名的各种要素,尽可能体现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真实排位,如地区生产总值即各地区的GDP所占的权重为0.63%,实际FDI所占的权重为0.52%,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权重为0.45%。这些指标所占的权重就不是很高,这也表明了我们所设置的指标体系是比较全面,比较广泛和比较科学的。
14.问:《蓝皮书》的综合排名与过去以GDP为主要衡量标准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蓝皮书》所建立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起目前国内指标最多、体系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涵盖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金融、知识经济、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发展水平、统筹协调等经济领域,而不是仅仅是把GDP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
如,2010年上海、北京和天津三市GDP分别排在全国第9位、第13位、第20位,但根据《蓝皮书》所设立的评价标准,三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却分别排在全国第3位、第4位和第7位,这是因为本《蓝皮书》只是将GDP作为其中的一个四级指标,直接体现的比重较小,对总体评价结果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而是通过与其他指标计算比重和比率的方法,更多的从结构、增长和效益反映经济综合竞争力。这也更加说明本《蓝皮书》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是比较全面,比较完整,更有代表性。
15.问:《蓝皮书》是如何客观地体现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
答:根据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构成和特点,按照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公正性、可行性、可比性的设计原则,兼顾考虑“综合性”要素和“开放性”要素、“直接性”要素和“间接性”要素、“现实性”要素和“未来性”要素、“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多维性”要素和“动态性”要素,采用国际上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的主流研究体系与方法,建立一个由四个层次指标构成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来客观评价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综合竞争力。
如2010年天津市GDP排在全国第20位,但由于人口较少的原因使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3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第1位)、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3位)、人均工业增加值(第1位)、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第3位)等人均指标排位靠前,就业结构优化度(第3位)、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第3位)等反映结构和效益的指标,以及人均教育经费(第3位)和平均受教育程度(第3位)等反映发展潜力的指标排位也都比较靠前,共同推动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在全国第7位。
16.问:《蓝皮书》的特色体现在哪里?
答:(1)形成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在本《蓝皮书》之前,理论界和学术界尚未形成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专门理论,虽然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但基本上是照搬国外竞争力研究的模型和评价体系展开研究的,既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本《蓝皮书》首次对中国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理论论证,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关于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理论。当然,这一理论创新是建立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决不是凭空而起的臆断。
(2)建立起国内首个指标最多、代表性强且基本不使用主观性评价指标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既考虑总量、增量和均量指标(如GDP、GDP增长率和人均GDP)的作用,又考虑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显在因素和潜在因素、当前因素和长远因素,同时还考虑指标整体性、全面性和国家统计体系的可查阅性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了一个内容丰富、视野开阔、逻辑合理的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是迄今为止使用指标个数最多、最具创意、也最能经得起检验和评价的一个指标体系。
(3)形成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立体化的研究模式。追踪国内外区域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研究动态,同时,立足竞争力研究的前沿方法研究,近两年又开辟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预测研究。此外,有别于国内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的框架设置,本《蓝皮书》形成了省域省情分析、逐层对各级指标的评价、指标变化的动态综合分析、发展路线和提升对策建议等完整的研究结构,这在目前国内是最完整的立体化研究体系。
(4)建立了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稳定性变化趋势评价模式。《蓝皮书》突破了以往只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静态分析的研究模式,既重视静态分析研究,又加强动态分析研究,在国内第一个开展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动态性研究,进行跨年度的追踪研究,对每个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趋势及稳定性作出结论,并指明每个层次中最具张力的指标、处于持续下降趋势的指标和变化最不稳定的指标,为深入认识和把握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规律开辟了一个新的层面和领域,也为稳定、有效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明了方向和关键着力点。
(5)重视从大区域经济竞争和发展的角度研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问题,为省域综合经济竞争力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野。本《蓝皮书》在国内第一个全面开展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等四大区域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比较研究,通过从一个大区域的经济竞争中观察区域内处于相同发展水平的不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变化比较和不同大区域中处于相同发展水平的不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变化比较,揭示出各大区域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差距及其相对差异性,为优化我国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关系和统筹区域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