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人民网盘点我社2011年度十大关键词,“皮书”位列其中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1-11

2012年1月9日,人民网时政频道综合报道栏目刊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十个关键词》一文,其中,“皮书”被列为我社2011年度十大关键词之一。全文内容如下:

 

2011年是出版业转企改制后市场化经营的关键之年,是传统出版遭受数字化严重冲击的一年,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拉开序幕的一年。

作为一家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专业学术出版社,在坚持学术产品系列化、规模化、数字化、市场化经营道路的同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11年度完成了哪些设想,2012年度他们又准备做些什么,让我们来共同分享。

关键词一:第三次创业

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提出了“开启第三次创业梦想”的口号。在201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建社25周年之际,社长谢寿光用“两个25年”的说法向员工以及各界陈述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创业梦想:“我们前25年是有着梦的,有着一种理想来经营这个出版社;未来的25年,我们同样会有更大的梦。一个没有梦的机构,无论是出版机构还是其他机构,甚至是个人,我觉得他是没有未来的。”

2011年11月16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及“走转改”文件精神专题会议在北京北郊静之湖会议中心召开。在这个曾经吹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二次创业号角的地方,社长谢寿光向与会人员陈述了第三次创业的着力点和战略布局:一是全面实施学术出版能力建设工程,包括学术出版资源整合能力建设、学术出版生产能力建设、学术产品营销能力建设、学术产品数字能力建设、国际学术出版能力建设五个子工程;二是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成功探索事业部制基础上,加快把符合条件的事业部升级为分社,进一步整合资源链,同时按照创新、整合、分享的原则,加快其他业务板块的架构调整,从而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的创业热情;三是全面实施人力资源建设工程,从吸纳外部人才、培训员工专业化技能、设计职业生涯、合理配置岗位、整合外部专家资源、管理外审编辑等多个人才建设角度着力。

关键词二:专家委员会

2011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二届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李扬等36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被正式聘任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这36位专家委员的研究领域覆盖文史、经管、社会、政法、国际问题等多个学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担任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这样一批在国内外拥有高知名度、关注学术图书出版事业、能够为学术出版提供指导性意见的专家学者担任委员,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学术出版事业指引方向、开拓空间。成立大会上,全体与会委员审议并通过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家委员会章程》,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未来五年的出版规划进行了讨论,并对今后学术出版如何提高内容质量、发展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二届专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将于2012年1月16日在北京华膳园温泉饭店举办,会议将审定《社科文献精品文库》、《社科文献精品译库》入选书目。其中,《社科文献精品译库》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建社20周年推出的大型系列译著项目,至今已出版38种。而《社科文献精品文库》系2011年度计划启动的大型项目,旨在梳理出版社已出版图书项目,挑选经典作品,重新修订再版。据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计划在2015年,即建社30周年之际,出版《社科文献精品译库》100种、《社科文献精品文库》300种。

关键词三:皮书

皮书是对中国与世界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进行年度监测,以专家和学术的视角,针对某一领域或区域现状与发展态势展开分析和预测的连续性公开出版物。自20世纪90年代末推出以经济蓝皮书为代表的皮书系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至今已出版皮书800余册、200余种,内容涵盖经济、社会、政法、文化、传媒、行业、地方、国际等领域。时至今日,皮书已经成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著名图书品牌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知名学术品牌。

2011年,皮书系列正式列入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其中44种精品皮书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批学术出版项目。

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皮书研讨会和皮书年会成功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皮书的结构优化与分类管理、皮书研创与指数研究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就全面规范皮书的研创、出版和发布工作,强化皮书系列的整体品牌效应等方面达成了共识。《皮书主编工作条例》、《皮书编辑出版工作条例》的出炉,为皮书的进一步规范化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2015年,出版皮书品种将达300种,皮书系列出版结构将更加优化、皮书研创工作将进一步深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领衔主持的皮书研究院将于2012年挂牌成立。

关键词四:原创出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直坚守“权威、前沿、原创”的产品定位。2011年度,除皮书项目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承担中国社科院出版项目178种,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项目和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60种,“中国社科院老年学者文库”项目20种;承担并出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7种。

特别令人关注的是,2011年3月,金冲及教授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荣获“第二届中国政府出版奖”;2011年12月,陆学艺教授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田雪原教授的《中国人口政策60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注:此前两届入选图书分别是李培林教授的《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第一届),蔡昉教授主编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第二届)。】

此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社会学、近代史等学科领域也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专业学术图书。《居安思危》(李慎明著)、《罗尔纲全集》、《“气”与抗争政治》(应星著)、《1911年中国大革命》(马勇著)、《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黄道炫著)、《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资中筠著)、《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许纪霖著)、《辩论“中国模式”》(丁学良著)等书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中国史话、中国发展道路研究丛书、移民研究丛书等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陆学艺著)、《文明的治理:法治与中国政治文化变迁》(夏勇著)、《谈判专家:面对恐怖主义的战略、战术与政策》、《避税天堂》、《影子银行》(辛乔利著)、《当代中国的八种社会思潮》(马立诚著)、《面对现代性的挑战:清王朝的应对》(雷颐著)等著作将会在2012年与读者见面。此外,《孙本文文集》、《北大社会学·教授自选集系列》(共十卷)、《欧债危机》(张志前等著)、《中华简史》(蔡美彪著)、《高铁与21世纪大战略》(高柏著)、《美国在中东的冒险》(傅立民著)等一大批精品图书也将在2012年出版。

在古籍出版方面,2011年,出版社加入“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李贽全集注》、《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八卷和第九卷、《中华历史纪年总表》分别获得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选的“第26届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二、三等奖。《满铁档案资料汇编》、《辛亥革命资料续编》2个项目获得2011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关键词五:数字出版

在数字出版浪潮日渐高涨的行业发展背景下,2011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取得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同时,信息化与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重组,全面管理数字出版、网站群建设、CRM系统建设等。

2011年3月,出版社组织召开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出版平台暨皮书数据库二期发布会,这标志着出版社数字平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同时,出版社以《列国志》大型系列丛书为基础,全面整合有关国际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基础文献,启动列国志数据库建设。

2011年7月,出版社在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上向与会专家发布了中国田野调查数据库,并就“数字化时代的社会学研究——研究资源的整合与分享”这一议题与参会学者进行了讨论与分享。

2011年12月,出版社“数字出版集成管理及运营平台系统”项目入选“2011年新闻出版改革项目库”。

关键词六:国际出版

2011年,出版社国际合作出版项目多达80余个,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芬兰、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20余家出版机构建立了外文版图书合作关系。

在2011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会议期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织召开了“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圆桌会议,探讨如何“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让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以及专家学者与国外著名出版机构的代表就中国学术国际化、趋势、经验和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就如何构建中国学术输出平台进行了广泛的经验交流。

与此同时,出版社英文网站(http://www.ssapchina.com/)上线运营,进一步加强了与海外的联系与沟通。

此外,《中国经济特区史论》、《中国西部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等11个项目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1年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佛教思想史》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自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有近十余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关键词七:营销布局

作为一家年出版新书近千种的专业学术出版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直以来都在尝试因规模化和专业化出版而给产品营销带来的困境:一是如何按照各类标准定制海量的产品信息;二是如何有效地集聚终端读者,并提供优质的服务。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用友公司展开合作,开发适用于自身特质的CRM操作系统。并在此基础之上,打破原有的市场与发行的营销布局,构建市场、客户服务与发行三位一体的营销布局。在这一格局中,市场与客户服务犹如一架战车的两个轮子,而发行则成为战车的主体。换句话说,就是在传统的发行体制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品牌和产品推广,以及产品和客户信息运营的业务模块。自此,第三次创业的营销战略布局初步形成。

关键词八:党建与企业文化

在做好出版业务的同时,出版社扎实开展党建工作,重视企业文化建设。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出版社不仅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党员公开承诺活动,还邀请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给全社党员作了主题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讲座,并组织职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歌咏比赛中以一曲《天路》获得预赛第一、决赛第二的好成绩。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对党的感情,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和文化艺术素养,体现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人“团结一致、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勇于争先”的精神,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扩大了出版社品牌影响力。

关键词九:十大图书

自2009年以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直坚持按照终端读者、媒体人士、经销商评选的方式,评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年度学术畅销书”。2011年,出版社充分利用网络营销的方式,尤其是以微博营销的方式引导终端读者进行评选,在历时一个月的终端读者网络投票,2011年度图书盘点和2012年度新书推介会上媒体评议投票,以及2012年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销商大会经销商投票之后,经过三方评选汇总加权得分,2011年度共评选出年度学术畅销书十种:《经济蓝皮书: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居安思危》、《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会分层十讲》、《中国:未来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阎锡山日记》、《1911年中国大革命》、《辩论“中国模式”》、《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关键词十:做有梦的学术出版人

“我们前25年是有着梦的,有着一种理想来经营这个出版社;未来的25年,我们同样会有更大的梦。一个没有梦的机构,无论是出版机构还是其他机构,甚至是个人,我觉得他是没有未来的。”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25周年之际,社长谢寿光用“两个25年”向全社员工和社会各界陈述了出版社的创业梦想,“让我们今天的员工、未来会加入我们这个团队的员工,以及支持我们的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的机构,与我们一起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成长和进步,也将伴随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道前进。”

 

相关报道:

人民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十个关键词

星岛环球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十个关键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