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近期,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牵头,联合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共同编撰的《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5)》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蓝皮书认为,动漫产业作为基于产业融合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先导性、成长性和辐射性等典型特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2014年中国动漫产业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国有民营、新老媒体多元主体竞合局面初步形成,业务形态更加丰富多元,产品类型更多,品质有所提升,市场活力、产业潜能进一步释放,整体进入结构调整、产业融合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国动漫产业以其强大的创意设计力量和品牌版权价值日渐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支撑文化产业趋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提出,随着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的逐步落地,以及互联网对动漫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日渐增强,中国动漫产业正在进入以互联网为核心,跨形态、跨媒介、跨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动漫+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必将使动漫产业的未来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对此,我们需要依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中国动漫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和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动漫产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典型的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特征,而目前我国对于动漫产业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特别是对于产业实践的理论化总结和引领性指导还远远不够。
动漫+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必将使动漫产业的未来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现今,动漫产业的发展已经超出原有的产业框架,其内部融合之深、与关联产业联系之紧密、变化速度之快、深远影响之大,势必要求业界和政府部门、教育科研机构等社会各界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基本与世界同步,推动着数字信息内容产品不断深化发展,动漫+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必将使动漫产业的未来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随着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的逐步落地,以及互联网对动漫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日渐增强,中国动漫产业正在进入以互联网为核心,跨形态、跨媒介、跨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动漫产业结构未来将会得到不断优化,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有望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翻一番,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真正跻身世界动漫强国行列。因此,对于动漫产业的分析研究需要更开阔、更高远的视角,将其置于全球化发展格局中,置于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融合中,探寻和把握中国动漫的形态、业态、生态以及动态发展。
着眼未来,我们需要依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中国动漫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和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在当前的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动漫企业要找准产业定位,通过定位细分市场和采取微创新等策略,谋求未来长远发展。对此,一是要持续深化“动漫+”战略,强化动漫与文学、影视、游戏等“泛娱乐”板块的互动融合,推进动漫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形成跨行业融合发展的大动漫产业体系;二是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化,深入理解和运用互联网思维,以移动互联和人机交互为切入点,建立“内容+平台+应用+终端”的生态体系;三是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提高产业协同效应,形成环环相扣的独特商业模式;四是要以人为本,通过大数据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以网络社区打造用户聚合互动平台,利用粉丝经济提高品牌溢价和商业价值;五是要以内容为王,加大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积累,不断提升创意内容和品牌形象的创新力与生命力,打造明星IP和品牌矩阵;六是强化动漫品牌的营销宣传推广力度,推进基于互联网思维产品的开发,大力拓展动漫衍生商品的电商业务;七是立足全球,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拓展国际市场,以国际标准参与“后WTO时代”的国际竞争,加大动漫品牌和衍生品的国际合作,打造面向全球的明星IP和重点产品。
中国电视动画类型被禁锢在Cartoon(卡通)而不是Anime(动画)
近期,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牵头,联合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共同编撰的《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5)》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电视动画观众群体在无形中被定位于学龄前儿童,电视动画类型被禁锢在Cartoon(卡通)而不是Anime(动画)通过对电视动画观众构成的多年数据汇总,会非常明显地看到学龄前儿童所占比例最大。这样的观众群体构成影响了动画生产企业对于项目的定位,也影响了电视台选择片源的定位,同时动画企业长期生产低龄动画和电视台长期播放低龄动画的现象使得普通大众对于动画只是给低龄儿童或未成年人看的认知更加根深蒂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鸡和蛋的关系,时至今日已说不清到底是谁先谁后,使得现今国内电视动画类型越发被禁锢于卡通片而不是动画片。如何拓展电视动画观众构成,让年龄层更大、受教育程度更高、收入更多、职业构成范围更广泛的人群观看电视动画,这一直是国产电视动画需要解决的问题。
IP的互联网化整合,使漫画产业进入生态重塑时代
2014年,IP(Intellectual Property)强势进驻主流社会语境。文学、电影、游戏、动漫、电视等领域的优秀作品,因其高度的互通性,被各大公司引入泛娱乐化产业布局,在用户、流量、渠道等方面进行深度转化。漫画IP作为价值链的重要一环,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IP的互联网化整合,使漫画产业进入生态重塑时代。一方面加速了聚拢用户的速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升了产品价值;另一方面对再加工IP产品价值的挖掘、培育和拓展提出了挑战。腾讯动漫、有妖气等平台所衍生的漫画IP迅速生成与茁壮成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IP的价值不是固定的,如果经营有方,价值自然不断攀升,同时更可形成反哺作用。漫画可以改编为手机游戏、影视作品从而变现,而未曾接触过原著的发烧友也可能因为游戏、电影而寻回原著的漫画世界。漫画的二次创作不仅为后续作品奠定了粉丝基础,同时漫画粉也可转换成为游戏粉,一来一去,品牌的无形资产就会不断升值。
在未来的产业环境下,漫画产品将实现互联网化,在传统的图书、手机阅读等渠道之外,走上更宽广的游戏、影视拓展之路,不失为一个良好发展方向。互联网在为漫画IP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包括动漫产业链的全部发展领域。同一IP衍生的不同产品都将依赖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漫画期刊、图书的项目筹备、宣发、电商系统等内容,都将被赋予越来越强的互联网属性。
自2013年开始,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入漫画行业,提高了IP购买的准入门槛,也促使行业内其他公司主动增强及提升原创IP的水平。冀望2015年,在互联网多屏、多终端、多收入模式的支撑下,漫画出版业将不再高度依赖零售收入和版权收入,而是通过互联网企业探索出的多元化营收模式,如内容免费、广告收费的后向经营,内容收费、会员服务的增值模式,直接将内容、电视、游戏机和广告一起卖的一体化商业模式,实现发展和壮大。而这一切,都将凭借着漫画IP进行运作和变现,将关注度转化为购买力,进而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植入广告的模式有可能演变成危害动画发展的灾难
在植入广告方面,国产动画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我国早教产业和母婴产业年年火旺的情势之下,动画电影理应吸引更多的植入广告——当然,植入方式要做到合理、不着痕迹。《十万个冷笑话》的尝试开辟了此条道路,可供更多的国产动画参照。蓝皮书指出,《十万个冷笑话》植入广告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广告过多植入必然会影响动画本身,只能尽力将广告与动画情节相融合。而这种模式大量复制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在影视中植入广告的做法可能与中国的产业发展阶段有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惯性依旧没有消除,甚至文化产业不得不依靠实体经济才能存活。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附庸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而美、日等发达动漫国家则恰恰相反。许多实体经济往往需要动漫产业的支持才能得到发展。如日本铜锣烧产业需要“蓝胖子”哆啦A梦的支持,日本政府在外交中也屡屡邀请其做形象大使。而在我国,二者尚处于本末倒置的阶段,动漫依靠植入广告生存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商业广告的泛滥必然会影响动画的长远发展。中国动漫企业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