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临夏砖雕又叫河州砖雕,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雕刻,主要为回族人民所使用、传承。正如孟姜女传说之于长城、白蛇传说之于杭州西湖,临夏砖雕也有其承载体和代言人——临夏东公馆和蝴蝶楼。
临夏砖雕是民间木雕技艺的延伸,源于秦汉,兴盛于明清,后曾一度衰落,近些年又逐渐得以复兴,分捏雕、刻雕两种工艺。砖雕成品主要用于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中的深宅大院,一般用于天井、山墙、影壁、廊心壁、屋脊等处。由于临夏砖雕的雕刻者大多为回族,囿于伊斯兰教义的规定,其雕刻题材主要集中在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并无人物出现。
因民族特色浓郁、艺术魅力非凡、表现手法出众,临夏砖雕成为河湟文化的代表之一,并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沉寂已久的临夏砖雕迈向了复兴之路,其传承与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致力于寻求一条以临夏砖雕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
正如孟姜女传说之于长城、白蛇传说之于杭州西湖,临夏砖雕也有其承载体和代言人——临夏东公馆和蝴蝶楼。
临夏东公馆和蝴蝶楼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原国民党军第四十集团军副司令马步青的私人住宅,建于1938~ 1947年,代表了民国时期临夏最高的建筑艺术成就。其中东公馆的砖雕尤为著名,总共有189幅砖雕作品,是临夏著名砖雕大师绽成元及其徒弟用当地黏土烧制的青砖,经打磨、设计、雕刻、衬砌而成,为古建筑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的影壁、花瓶门至今被建筑学界和艺术界誉为砖雕精品。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迭起,不少有识之士也对临夏砖雕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研究与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临夏砖雕的生存现状依旧堪忧,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政府部门对临夏砖雕的保护与传承重视欠缺,主导作用发挥并不显著,功利性和政绩观趋向较为明显,基本只限于表面化和形式化的保护,人员、资金投入严重欠缺,对以临夏砖雕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弘扬远远不够,导致临夏砖雕的保护与传承先天不足,在社会上影响力较弱。
第二,自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临夏砖雕技艺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保护与展示工作欠佳,其大多数受众仍为回族同胞,社会大众缺乏整体了解临夏砖雕的渠道。到目前为止,以展示临夏砖雕为主题的博物馆或展览十分稀少,笔者所知的只有两处,其一是甘肃省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场景复原区内,临夏砖雕有小小的方寸之地得以落脚;其二是2014年在临夏县神韵砖雕公司建成的临夏砖雕博物馆,是目前所知唯一一处展示临夏砖雕艺术的专题场所。
第三,非物质文化有其特定的传承关系,依赖于一代代的言传身教。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公益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关系颇为密切,绝大部分是传承者的职业或赖以生存的谋生方式。受经济社会的影响,临夏砖雕的装饰功能正在逐渐被现代材料所替代,生存语境缺失,传统工艺传承纽带也趋于断裂,由于砖雕制作工艺繁杂、工作辛苦,年轻人宁可去餐馆打工端盘子,也不愿到砖雕工厂学习砖雕技术。另外,由于从事砖雕环境恶劣、体力消耗大、收入低,一些著名匠工艺人的后代不再从事这一祖传的技艺而另谋他业,致使一些优秀的砖雕技艺濒临失传。
本文摘自《少数民族非遗蓝皮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