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2015年《日本经济蓝皮书》:成也能源、败也能源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5-06-02

20150513053911C

 

  2015年5月19日,由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15)》。

  2014年是日本经济波动起伏、举步维艰的一年。由于“安倍经济学”失灵和提高消费税税率的共同作用,实际GDP增长率高开低走,第二和第三季度连续两个季度为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全年度也将是负增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受益不均、地方与大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低收入阶层生活困难——经济难题堆积如山。由于安倍政府将再次提高消费税税率的时间推迟至2017年4月,加上上一年度的增长率较低,2015年度的经济增长将出现一定反弹。但是,由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都很难跑起来,今后的前景也未必乐观。从中日经济关系来看,由于经济原因、双边政治关系紧张造成的严重影响仍在延续,2014年虽然中日贸易降幅有所收窄但双边贸易持续负增长,中日互购国债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受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仍无实质性进展,特别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出现少见的大幅下降,使得“政冷经冷”的态势越发凸显。习近平主席与安倍首相在北京APEC会议实现会见后,中日关系出现若干缓慢回暖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2015年的中日经贸关系可望出现全面改善,特别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可能出现突破性进展。

  能源战略一直贯穿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二战后日本的能源战略,经历了重点发展煤炭与钢铁的战略、“油主煤辅”的能源结构转型战略、石油替代战略、能源多元化战略、石油危机后的节能战略、石油战略储备、3E协调发展战略等几次重要的演变,为日本在能源资源极度匮乏的现实条件下,确保能源安全、实现经济腾飞和长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的能源形势空前严峻,能源战略不得不重新调整。纵观日本今后能源形势的发展态势,核电站有望在2015年夏季重新启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希望与挑战并存。

  观点一:2015年夏季以后日本核电站陆续启动的可能性很大

  从2013年9月3日大饭核电站停机到目前为止,日本“无核时代”已持续了一年半时间。日本核电约占总发电量的30%,核电站全部停机,造成电力严重不足,只能依靠发展火电予以补充,现在只能完全依赖化石能源。而日本的化石燃料几乎是百分之百依靠进口。大企业强烈要求重启核电站,尽管重启核电站这一问题极为敏感,但代表大企业利益的安倍首相仍积极推进核电站的重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2015年夏季以后核电站陆续启动的可能性很大。最先启动的可能是位于鹿儿岛县内的川内核电站。日本急于重启核电站,主要有如下原因。第一,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造成严重的贸易赤字。第二,由于进口化石燃料增加,导致电力生产成本上升,电价上涨。第三,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空前增大。第四,现有核电站停止运行也给核电站本身,特别是核电站所属电力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第五,对日本的核电国际化战略也造成打击。

  在近中期之内,核电站重启与达到“寿命年限”的核电站的“废堆”工作可能同时进行。经济产业省前大臣小渊优子指出,在重启安全合格的核电站的同时,还要做好已达到或接近使用寿命(40年)的核电站的“废堆”工作。目前,20世纪80年代之前建成并开始运行的核电已达到12座,其中位于福井县的美滨1号机组(43年)、2号机组(42年)核电站已决定“废堆”。但是,鉴于经济原因,核废料处理等原因,对更多的老旧核电站做出“废堆”决策也绝非易事,日本核电事业正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局面。

  观点二:电力公司拒绝购买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日本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受到挑战

  自2014年8月初以来,日本的冲绳电力、九州电力、东北电力、北海道电力和四国电力五大电力公司陆续宣布停止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经济产业省也发出了“冻结可再生能源”的通知。此举对日本发展新能源的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大电力公司决定停止按固定价格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其理由是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发电站发展太快,超出了原来的想象。由于太阳能在夜晚和阴天都不能发电,极不稳定,过多收购极不稳定的太阳能电力,有可能使电网瘫痪,造成大规模停电。2014年6月,有400多个50千瓦中等规模以上的太阳能发电站提出入网申请,这已经远远超过五大电力公司的入网接受能力,如果再继续收购和发电并网,现有电网则有被毁的危险。按照《关于电力业者采购再生能源电的特别措置法》第二章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在“有可能发生故障,妨碍该电力业者确保顺利供电”的情况下,电力公司可以拒绝收购和并网。

  经济产业省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再生能源政策修正案》,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停止国家对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的认证;第二,对购买可再生能源所造成的国民负担设定上限;第三,下调增长过快的可再生能源种类(如太阳能发电)的收购价格;第四,下调已经过国家认证但尚未开始发电的可再生能源的收购价格;第五,重新设定不偏重太阳能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

  停止收购政策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的“日本再兴战略——JAPAN IS BACK”中指出,清洁能源的国内市场规模将从2013年的4万亿日元达到2030年的11万亿日元,而国际市场规模将从2013年的40万亿日元达到2030年的160万亿日元,将接近汽车市场规模。所谓清洁能源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高效火力发电、蓄电池、下一代高端零部件、能源管理系统、下一代节能汽车、燃料电池、节能家电、节能住宅及建筑物等,其中可再生能源居于核心地位。而由于“停止收购”,将使日本的新能源战略遭受沉重打击。

  观点三:经济结构改革决定日本经济的未来

  “安倍经济学”实施两年有余,日本经济仍然非常脆弱,尚未达到经济复苏应有的水平。目前公共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股价上升带来的资产效应,以及消费税率上调产生的突击消费冲动是上一轮经济正增长的主要动力所在。其中,可以说公共投资传递的财政政策效果比较明显,而量化宽松带来的股市回暖和日元贬值效应却已经逐步消失。今后,高居不下的公共债务将进一步制约其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在此背景下,如果新的安倍内阁继续推动实施第二阶段增税计划的话,将对日本的个人消费产生更加直接的冲击,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加实现通胀目标的难度,并削弱宏观调控产生的短期政策效果。但是,如果放弃增税的话,将使未来的日本面临财政悬崖,财政运作难以为继。日本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结构性问题,即如何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政府债务化”、“产业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格局的问题。可以说,今后日本政府如果仍然寄希望于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实体经济的话,难免本末倒置,徒劳无益。相反,如果要化解财政危机、根治社保透支问题,日本就必须彻底推动经济结构的改革,出台一系列维持可持续增长的增长战略,以提振市场信心。而这本来就是“安倍经济学”的短板。

  目前日本经济存在的人口、制度等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也具有结构性需求不足的共性。可以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的最大理由有两个,即不断膨胀的公共债务和不断减少的人口。一般来说,随着人口的不断减少,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将不断萎缩,而在过去经济增长期中积累起来的债务将会逐渐变成财政负担,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保透支也将最终成为财政负担。因此,日本的人口减少和公共债务膨胀两者呈表里关系,相互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安倍经济学”希望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来重振日本经济,充其量只能获得短期的经济效应。日本经济要在中长期走出发展的困境,则必须真正落实和推动其增长战略,彻底进行经济结构改革和社保制度的改革,解决日本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在长期中依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来实现财政的开源节流。从“安倍经济学”的短期行为来看,其量化宽松和增加公共投资犹如加量吸食毒品,虽然可以暂时提振一下日本经济,但无助于根治其结构性问题。政策药性过后,一切状况只会比以往更糟,日本将陷入公共债务危机不能自拔。但是,目前从日本的政治体制来看,受党派内部和各利益集团既得利益的影响,结构改革缺乏足够的动力,要从根本上推动日本的结构性改革可谓难上加难。可以说,自“安倍经济学”诞生以来结构性改革就一直是其短板。从这一点来看,安倍解散众议院重新大选,也着实有利于排除政异见,为推动结构性改革扫清障碍。

  观点四:调查显示在华日资企业回答“扩大业务”的占比不到50%,自1998年以来尚属首次

  JETRO为把握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日资企业活动的实态,以在该地区开展业务的日资企业为对象,实施“亚洲、大洋洲日资企业实态调查”,每年进行一次。2014年度的调查于2014年10~11月进行,收回了共计4767家企业的有效问卷,其中中国有976家企业。

  在“亚洲、大洋洲日资企业实态调查”中,当被问及“今后开展业务的方向”时,在中国的日资企业中,回答“扩大”的企业,在2010~2011年度的调查中超过了60%,2012年度因为涉日游行的影响下降至52.3%,2013年度没有出现明显的回升,为54.2%,2014年度更是跌破50%至46.5%。在中国的日资企业回答“扩大”的占比不到50%,这在1998年开启此项调查以来尚属首次。

  另外,回答“维持现状”的企业占比2014年较2013年增加了6.5个百分点,为46.0%,几乎与回答“扩大”的企业的占比持平。回答“缩小或者转移、撤资”的企业占比为7.5%,较上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虽然比率较低,但是回答“缩小或者转移、撤资”的企业存在逐年递增的迹象。具体来看,内销型企业和行业在中国扩大业务规模的意愿比较高,而出口型企业和行业受中国的人工费用等成本上涨和汇率变动(人民币升值、日元贬值)的影响而出现扩大业务规模意愿降低的倾向。

  观点五:今后十几年日本将可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加速发展,达到领先于世界的水平

  在新科技革命时代,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相互促进、渗透、结合,将可能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将可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达到领先于世界的水平。就目前的情况看,日本可再生能源领域整体处于“世界中游”水平,但可以预计,今后十几年日本将可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加速发展,达到领先于世界的水平。其理由是:

  (1)日本号称“资源小国”,在日本列岛的陆地上严重缺乏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蕴藏及其他重要的矿石蕴藏。然而,以战后日本的发展与中东地区某些“资源大国”的发展做个对比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缺乏自然资源的压力和由于这种压力所刺激出来的动力”比拥有丰富自然资源“这个事实本身”更重要。可以预计,“缺乏化石能源的压力”将可能成为日本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动力。正如2010年以来面对稀土进口的困难,刺激日本成功地开发出各种稀土资源的代替、回收等技术,使日本国内对稀土的需求量从2007年的3.2万吨迅速减少到2013年的1.3万吨。

  (2)日本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太阳电池、风机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曾经领先于世界,至今仍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比如松下公司在2014年开发的太阳电池的变换效率达25.6%,作为民用太阳电池(除人造卫星使用的太阳电池)堪称世界最高水平。

  (3)日本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的潜在开发量,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很大,特别是太阳能、风力与地热,这种潜力将会随着电力市场的自由化而迅速释放出来。2013年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太阳能市场之一, 2014年4月日本政府发布的“新能源基本计划”设定的目标是在2030年使太阳能发电能力提高到53吉瓦。与太阳能相比,日本的海上风力发电的潜在开发量达1600吉瓦,是太阳光发电的10倍,是地热与中小水电的100倍。可以说,一旦海上风力发电的潜力被开发出来,特别是能够耐受台风的海上风电机能够保质保量地发展起来,日本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完全可能达到领先于世界的水平。

  (4)日本在节能方面堪称全球的典范。显然,节能本身就可以看作可再生能源的“一个分支”,对于中国来说,节能甚至可看作比太阳能、风能更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的分支”。现在日本单位GDP的一次能源消费比20世纪70年代减少了30%,特别是产业部门的节能做得非常好。从国际比较看,日本单位GDP一次能源消费仅为美国的1/1.9,欧洲的1/1.7,中国的1/7.2,俄罗斯的1/16.3,世界平均水平的1/3.1。

  (5)国土面积3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61位的日本缺乏自然资源基本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日本领海加专属经济区的海洋面积和体积在世界名列前茅。开发“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人类新边疆”——海洋深处的能源及其他资源,将可能成为振兴日本经济的新增长点。而且从技术和自然条件看,日本将来成为海洋能源资源生产大国未必不可能,但要达此目标,显然需要日本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周边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共同维护好海洋的和平、安宁与生态安全。

  观点六:新能源汽车在日本已经趋于普及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最终需要依靠大众的需求来支撑,启动大众需求的最为重要的杠杆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对此,日本的车企已经具有清醒的认识。日本混合动力车价格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高,从而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基础,为此,日本政府计划取消对混合动力车的补贴,并预计混动车在2015年将有150万辆的销量。不仅如此,日产、三菱等车企还计划推出售价仅1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万元)、续航能力200公里、一次充电仅需300日元(约合人民币16元)的廉价电动车。新能源汽车性价比的大幅度提高,已经使得新能源汽车在日本国内具有和石化燃料车相竞争的能力,尤其是混合电动车在日本极其热销。简言之,新能源汽车在日本已经趋于普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