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首部《中医文化蓝皮书》:我们期待一个勇于拥抱现代科学文明的中医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5-05-27

中医文化

 

  2015年5月8日,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研究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首部中医文化蓝皮书《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报告(2015)》。

  中医药产生和成熟于中国远古时期,带有农耕文明时期形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和整体模糊认知世界的鲜明烙印,这既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也是中医药的局限所在,与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医药要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化和智库化的社会继续生存和发展,已不可能完全以古人的思想来规划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因此,中医药无论是在学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临床实践方面,还是在行业管理和战略规划方面,都必须在努力做好中医药科学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观念,敞开胸怀,勇于拥抱一切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现代科学文明,以促进中医药的学术创新和行业发展。

  观点一:九成以上北京受访者收看中医养生电视节目,60~80岁收看人数最多

  蓝皮书课题组对北京市16区县采取随机访问的形式开展公众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3000份,全面系统地分析北京居民对中医的认知与就诊行为偏好,准确了解中医科普内容、媒体渠道、养生保健活动等方面的公众需求,研判公众选择中医诊疗的行为模式和选择中医的主要影响因素。

  养生知识内容的兴趣差异。北京市受访者对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即日常健康调理知识的兴趣度最高,达到86.1%,其次为中医理论知识和疾病治疗方法,对中医文化历史的兴趣度最低,仅为30.0%。

  养生知识获取的媒介选择。网络成为北京市受访者获取养生、保健健康知识的主要方式,该项选择比例达到68.1%;近几年中医保健图书市场的繁荣,也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中医保健知识书刊,使书籍成为第二大信息获取渠道(61.5%);电视已降为第三大信息获取渠道,为53.3%;广播最低,为17.6%。

  养生节目收看的人群分类。调查数据表明,对于当前风靡各大电视频道的中医养生保健节目,累计有97.0%的受访者有过观看经历,其中“有养生节目必看”的受访者比例达到31.5%。丰富多样的电视养生节目一方面增加了公众对中医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中医知识起到了有效推广和普及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因所讲知识的科学性难于充分考证、个别节目内容真假难辨等问题,给收看者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60~80岁是收看养生类电视节目人数最多的人群,高达78.6%。只要有养生电视节目必看的人群是农民,有57.1%;其次是离退休人员,有43.8%。

  养生活动项目的个人选择。北京市受访者选择太极拳有39.5%,选择瑜伽有37.7%,选择敲打经络有32.7%,选择遍布社区的广场健身舞有28.3%,选择气功有12.8%,而选择与太极拳一样具有较好养生功能且历史悠久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却分别仅有10%左右。

  养生活动的时间安排。北京市受访者中有62.1%每天的养生活动时间在1小时以内,31.6%在1~2小时之间。每天有一个小时参与养生活动最多的年龄段是18~35岁年龄段,每天有两个小时参与养生活动最多的年龄段是60~80岁年龄段。从时间看,北京市民对参与养生活动的积极性还很高。

  观点二:失眠、月经不调患者首选中医治疗比例近八成

  蓝皮书课题组对北京市16区县采取随机访问的形式开展公众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3000份,全面系统地分析北京居民对中医的认知与就诊行为偏好,准确了解中医科普内容、媒体渠道、养生保健活动等方面的公众需求,研判公众选择中医诊疗的行为模式和选择中医的主要影响因素。

  患病后尚未确诊愿首选中医的病症。北京市受访者患病后尚未确诊首选中医的病症有:失眠79.8%、腰酸腿痛74.7%、肩肘痛67.5%、便秘64.2%、扭伤62.4%、消化不良60.8%、头晕58%。

  患病后已确诊仍愿首选中医的病症。北京市受访者患病后已确诊仍首选中医的病症有:月经不调74.9%、类风湿性关节炎71.7%、贫血67.8%、慢性胃炎67.4%、遗精65.2%、不孕症64%、阳痿62.2%、慢性支气管炎59.2%、高血脂56.2%、高血压54.3%。

  观点三:北京中医专业人员仅有少部分人认为国学对中医发展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北京中医药专业人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的调研,发现北京不少中医药专业人员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但在对国学的认识上,仅有15.4%的人认为国学能够在中医药现代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39.56%的人认为有一定作用,12.3%认为没有作用,另有32.74%未表态。北京中医药专业人员对中医药经典都有较大的关注度,其中93%的人首选《黄帝内经》、87%的人选择《伤寒论》、77%的人选择《金匮要略》、60%的人选择《温病条辨》。北京中医药专业人员对方剂的掌握情况较好,大部分中医药专业人员都能熟练掌握100首以上的方剂。但是,也还有20%的受访者承认仅掌握50首以下的方剂。

  观点四:中医“治未病”严重缺乏“上工”

  中国古代将具有最高医疗水平的医生称为“上工”、又称“大医”。上工能够“见色知病,按脉知病,问病知处”,也就是能够预见即将引发疾病的各种因素,也能够分析出患病后有可能的变化情况,从而予以及时的控制。如果只能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治疗,那就不能称其为“上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从2007年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列为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推进行动工程以来,在全国先后确定了四批共173所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同时要求在全国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科,开展“治未病”服务。全国各地在中医院内部抽调医生组建“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时,确有不少中医院或综合医院采取了仓促上马、带有一定迎合性的组建方式。因此,在治未病专业人才的整合上,必然会捉襟见肘,难以按照“上工”的要求来严格选拔具有高水平的中医师来从事治未病工作,这与《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只有上工才能“治未病”的要求相差甚远。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有《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但该指南仅涉及“治未病”科室的日常管理,而对“治未病”的诊断、治疗性调控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并未涉及。

  蓝皮书对北京中医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从医在19年以内的有47.96%,从医30~39年较有临床经验的仅有13.22%。中医药是一个需要有丰富经验积累的应用性学科,从目前北京从事“治未病”专业人员的从医医龄和学术成果来看,难以证明大多数专业人员已经具备“上工”的能力。这其中,还有46.67%的治未病专业人员从事此工作的时间还不到两年,而且他们在从事“治未病”工作前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即使参与培训,目前中医本身也只有已延续了上千年的简单调治手段,缺乏对“未病”状态更好的、更可靠的调控方式。目前的现状是不少医院存在“下工治未病”的严峻问题,也就是说严重缺乏称得上是“上工”的高水平中医师。而且,临床调控手段相当于普通的保健工作、类似西医的健康管理工作和针灸推拿方面的治疗性工作。

  观点五:中医养生必将成为现代人的“标准健康方式”

  中医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的生命发生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自我采取一系列具有保养、调养、养护身体的方法,主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寒暑等方法,以达到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这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只要大家对日常生活稍加调整,就可以自然地将中医养生方式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第一理由:生态性。中医养生是一种自然、立体和流畅的生活方式,既重视身心双修,更重视春夏秋冬季节、昼夜、地域等时空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顺应大自然的变化。

  第二理由:防御性。中医药养生“治未病”医学思想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就已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具体来讲,主要针对三个阶段的三个原则:

  一是未病时要“未病先防”:要注意摄生,防患于未然,尽量防止疾病的发生;

  二是患病后要“已病防变”:要注意早诊断和早治疗,尽量防止病情加重;

  三是病愈后要“瘥后调摄”:要注意处理后遗症,尽量防止疾病的复发。

  第三理由:经济性。从“治未病”角度看,如果在身体尚处于健康的时候能够“未病先防”,就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根本就不存在医疗费用的支出;如果能够早诊断和早治疗,在患病后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实现“已病防变”,则可防止病情加重,那么只需花费不多的治疗费就能恢复健康;如果病愈后能够注意“瘥后调摄”,适当调整生活方式,避免或注意消除诱发疾病复发的各种不利因素,以及及时妥善处理后遗症,则可防止疾病的复发,从而避免“再次医疗消费”。可见,养生“治未病”以防患于未然,是中医最大的一个特色优势,不仅能够减少疾病的痛苦,而且可以给个人和国家节约一大笔医疗费开支。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医养生活动将会更加快速地进入家庭、进入办公室、进入工厂农村,成为现代人每天进行的“标准健康方式”。

  观点六:中医药将从大数据中获得新生

  大数据的利用指通过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对巨量资料进行收集、管理和处理,分析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相关性、逻辑性,排除无关联的数据,最后得出可供决策的数据。这种方式正改变着人们以往靠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行事的方式,将使人们在分析处理信息时更理性和更精确,决策也更具洞察力。

  在当今信息社会和正在进入的大数据时代,中医药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以期弥补其缺乏数据的历史局限和学术尴尬,使其整体的、宏观的、粗放的医学认知能够获得微观信息和数据的支撑,发现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挖掘出它们之间可能的逻辑关系,从而实现在宏观整体基础上更精准地认知世界、更精确地维护人体健康和调整疾病状态。将大数据用于中医药学术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以及对患者的信息收集、管理、分析以及病情变化的分析,特别是在中医“治未病”方面的长期信息跟踪和预测,将成为中医药学术在现代可持续性发展中的正确道路。

  近年来,中医科研机构已经启动了中医大数据的研究和大数据库的建设。但由于中医药临床数据的信息采集技术和设备所限,很多停留在古代医籍文献整理和基础资料汇集的层次,尚未形成真正符合现代大数据分析意义上的中医药大数据系统,更待形成与大数据信息采集连接的中医药智能分析系统。因此建议应当抓好以下几方面的中医大数据研究:疑难病病案数据、诊疗思路数据、临床经验数据、患者长期跟踪数据、就医选择数据、中医医疗机构满意度监测数据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