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14年8月15-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第十五次全国皮书年会(2014):大数据时代的皮书研创”在贵州贵阳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贵州省副省长何力,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孔令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总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姜培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金安江,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陈文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巡视员袁越伦等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地方社会科学院以及高校、政府研究机构等近200个皮书课题组的300多名皮书主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贵州省副省长何力发表讲话,会议开幕式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主持。
皮书年会贵阳隆重开幕,各界共绘皮书未来发展蓝图
在开幕式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首先代表承办单位致辞。谢寿光指出,2014年是皮书年会召开的第15个年头,这对于皮书研创来说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在这15年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皮书研创者和出版者的共同努力下,皮书不仅实现了规模品种的稳步增长,还实现了内容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界应用对策成果出版发布的平台,并引起了中央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国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皮书系列不仅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还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同时,他还指出,在海量信息充斥着当今社会的大数据时代,面对数字技术对传统出版的挑战,皮书这一智库产品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内容的结构化和形式的数字化,从众多学术出版物中脱颖而出获得的更大社会反响,更好地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这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皮书研创者和出版者需要不断研究、共同探讨的重要议题。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金安江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系列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权威出版和发布平台,是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党政决策不断民主化、科学化的智库结晶。且一年一度皮书年会的召开也已经成为社科院系统展示皮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近几年,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关心和指导下,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不断加强皮书的编撰出版工作,2014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编撰出版的皮书将达到11部。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坚持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宏观领域重大现实问题为皮书的主攻方向,加强了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部分皮书已经成为贵州社会科学院的知名学术品牌,在服务决策、服务发展、宣传贵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为了进一步将皮书打造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学术品牌,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主办全国皮书年会。今年通过对皮书的评价、评奖以及评选院内外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皮书等工作,实现了“提高质量,巩固阵地,打造学术品牌”的皮书工作新变化。谈到“智库建设”主题时,李扬副院长指出,目前,我国的智库建设道路刚刚起步,还非常漫长。真正意义的智库应具备独立性、科学性、建设性、影响力四大要素。因为皮书本身具备这四大要素,加上皮书稳定的年度性研创出版发布机制,就会不断产生稳定的学术研究成果,形成了智库发展的基础。而话语权问题,李扬副院长认为,目前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并不充足。要争取话语权,就要首先用国际社会理解的语言和概念把中国的事情说清楚,再直接用中国的文化概念让国际社会理解中国的事情。而皮书对某一特定领域、地区进行的年度性科学调查研究,就是通过对中国实践的连续观察,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话语权。所以,希望各皮书课题组要从建设现代智库、争取中国话语权的高度来进行皮书的研创,打造好皮书品牌。
贵州省副省长何力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对第十五次皮书年会在贵阳的召开表示诚挚祝贺。他在讲话中指出,皮书是各级党委政府、是各行各业、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的文献,同时也是海内外关注中国的发展、关注中国各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今年以“大数据时代的皮书研创”为主题的全国皮书年会在贵州召开,必将有力推进贵州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建设,助力提升贵州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政决策能力。同时,他也衷心希望,能够把贵州作为皮书的大数据时代转型的重要开发地,把皮书数据中心放在贵州,以此来助推皮书的研创向数字化、向大数据时代的跨进。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姜培茂在讲话中指出:皮书系列作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人们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为更好地服务党和政府决策,2015年起规划办将进一步强调问题意识,重点抓一批具有前瞻性的学术报告,以做大智库。而皮书作为广大工作者承担高层次的智库,将成为此项工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希望各皮书研究团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积极关注现实问题。全国社科规划办愿与各兄弟单位和科研院所携手共进,为推进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优秀皮书奖”广受关注,单书奖和报告奖双奖齐发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代表中国社科院宣读了第五届“优秀皮书奖”评奖结果。其中,《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1》等39种皮书获“优秀皮书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战略》等39篇报告获“优秀皮书报告奖”。本次皮书年会首次对皮书和皮书报告两个奖项进行颁奖,旨在进一步激励皮书课题组和皮书报告作者提升皮书的研创水平,扩大皮书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皮书评奖工作自2009年第十次全国皮书工作研讨会开始。在前四届优秀皮书奖评选中,第一届、第三届评选的是优秀皮书,第二届、第四届评选的是优秀皮书报告。从本届开始,“优秀皮书奖”同时评选优秀皮书和优秀皮书报告。第五届“优秀皮书奖”工作从2014年3月启动,经过课题组上报、初评,并由第三届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承担终评工作。该评奖活动受到了皮书课题组的广泛关注和参与,部分皮书课题组所在单位更将其等同于省部级奖项对研创单位和个人予以配套奖励。
学术报告开启学术研究新篇章,内容评价分析指明皮书研创规则
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总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沈浩分别以《新常态、新挑战》《关注国际知识与信息传播趋势,进一步提升皮书出版水平》《中国社会发展转型:从数量导向到质量导向》《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科学研究》为题,就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大数据时代的出版与社会科学研究等议题进行了主题学术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指出,相对于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现在落到了7.5%,预测2020以前都会在7.5%左右,这个状况叫做“新常态”。在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六大挑战:产能过剩、城镇化、房地产、整体债务上升、地方政府负债以及金融乱象。为此, 一套更讲质量和规律的新体制和新政策将会在不久的未来出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对国际科技文献生产传播的趋势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表示,目前大数据已经改变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方式。因此,在进行皮书研创时,无论是出版者还是研究者,都要关注大数据的影响。就皮书研创而言,要紧紧围绕科研创新经济建设来提升皮书的内容与质量;要制订更加规范的皮书出版规程,使皮书的实用性、咨政性进一步提升;要努力跟踪新技术,特别是市场的要求,使皮书更加有效地为科研和社会各方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认为,中国社会发展转型已经开始从数量导向到质量导向转变,社会发展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陈光金所长对2014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进行了回顾,并通过分析社会发展转型的测量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结构调整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加快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加快社会建设,加大社会发展投入力度;加快社会领域理法,促进社会善治。
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沈浩,从大数据时代助力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对大数据时代对社会产生的重大的影响进行了演讲,并通过多个案例对大数据的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举例和演示。 他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那些模式、趋势、相关性,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可能的商业前景,都需要拥有更好的数据洞察能力。就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大数据背景下的多学科的融合,会让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在大数据时代的春天能够来得更早。
对于四位中国知名专家学者的主题演讲,与会代表不仅认真记录演讲内容,并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虽然本次皮书年会议程丰富,时间紧张,演讲略有超时,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其中很多学术内容是值得借鉴的,为2015年皮书的研创指明了大方向。
在本次年会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执行院长蔡继辉发布了2013年版皮书评价结果,并对评价指标的设置、评价人员构成、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结果使用以及第五届“优秀皮书奖”的评选规则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解释说明。《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1(2013)》《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1》《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4(2013)》《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2-2013)》《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NO.2》《汽车社会蓝皮书: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等十种皮书居于全部皮书综合评价前十位。各分类排名中,《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1》为经济类第一位,《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1(2013)》为社会政法类第一位,《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0》为行业类第一位,《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4(2013)》为文化传媒类第一位,《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为地方发展类第一位,《亚太蓝皮书: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3)》为国别与地区类第一位。
该评价结果引起皮书课题组代表的广泛关注。大家普遍认为,随着近年来皮书评价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皮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趋于完善,评价方法科学、客观,评价结果反映了皮书的内容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是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有益探索和重要实践。
主题发言精彩纷呈,经验分享学术交流
在主题发言环节,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喻新安,江西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丘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继民,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新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李晨阳,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数字资源运营中心主任胡涛等围绕“大数据时代的皮书研创”,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发言。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喻新安在发言时指出,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创的八本皮书来看,皮书的研创出版发挥着六大“有利于”的作用,即有利于科研院校研究更加贴近社会现实,有利于推动学科建设,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扩大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有利于扩大社会影响力,有利于增强地方智库的话语权。河南社科院的皮书研创经验在于做好以下三个层次的工作:第一,运用理论分析,做好对中国社会重大实践的探讨;第二,要深入解读党中央和省内的重大决策;第三,通过进行社会重点热点问题的社会调研,提出学界的咨政建议,实现皮书的决策参考价值。
江西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汪玉奇院长在发言时谈到,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带来了大数据时代。就皮书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而言,目前皮书的研创单位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这背后是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阶层通过皮书提出需要党和政府支持、解决的问题,以实现其利益诉求和政策主张。围绕如何充分发挥皮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问题,他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要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在大数据时代担当起皮书编撰的任务;第二,搭建皮书发布平台与检索中心;第三,运用大数据表达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描述各阶层的利益诉求;第四,全社会要更多地、更自觉地运用皮书的研创成果,通过各阶层的协商、协调、协同、交流,推进社会制度完善,实现社会和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主要从具体的工作层面介绍了《低碳经济蓝皮书》的运行平台和机制。他指出,该皮书在组稿前每年要召开皮书创研的工作会议,以确定当年的皮书主题内容和分报告内容,并明确研究团队和具体作者。会后开始进行约稿、统稿工作。由于该皮书的部分稿件来自德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所以课题组承担了对稿件进行翻译、整理的工作。此外,课题组还对皮书成果的发布进行了精心策划。为了做好皮书研创,该皮书的作者团队从中国、日本的高校学者,扩展到德国研究机构的专家,还邀请国家发改委相关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权威专家参与意见。此外,就发布机制而言,近两年《低碳经济蓝皮书》在每年5月中旬的北京科博会上发布。因为科博会同时也进行低碳技术项目的推介,所以实现了对该皮书的良好宣传效果,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发布机制。
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在交流皮书研创经验时指出,《女性生活蓝皮书》具有四大特点:第一,海量新鲜数据,确保皮书原创性;第二,在中国社会发展宏观视角下实现对女性群体的个性化调查;第三,多样化和连续性的调查推动了女性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建设;第四,发挥媒体人特长,重视皮书宣传。在皮书宣传报道方面,她强调要高度重视皮书新闻发布,精心制作宣传报道方案,尤其是要注意选择宣传时机。例如,2013年《女性生活蓝皮书》选择在全国两会期间的3月8日发布,实现了“民生”和“妇女”两个新闻点的叠加,获得了媒体高度关注。
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丘进在发言时指出,《华侨华人蓝皮书》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其内容的权威性、资料的时新性和数据的准确定。该皮书的特点在于突出是为侨服务。为了做好皮书研创工作,不仅华侨大学的领导亲力亲为指导工作,该课题组也动员了国内、国际一流的专家力量,结合国家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为该皮书撰写原创性的研究报告。由于该皮书还特别注意国别的、具体的情况分析,所以得到驻外使馆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表示,《新媒体蓝皮书》取得成功得益于皮书的研创和推广阶段,强调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遵循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具体做法包括:明确《新媒体蓝皮书》的使命、追求与特色;重视总报告关键词的提炼;遴选一流的撰稿专家队伍;针对不同媒体的需求精心准备新闻稿;注重发布会召开时间,并进行周密安排。通过以上五点,有力地把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运用到皮书的研发和推广中。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孙继明主要对《河北蓝皮书》的发展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2014年年初发布的《河北蓝皮书》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从1998年开始编纂《河北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等年度性应用研究成果的整合,提出了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得到了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的认可,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目前,《河北蓝皮书》已经成为河北省的一大亮点。
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就大数据与智库建设发表了个人观点。他认为,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区别在于信息是人的大脑可以理解的,而数据是人的大脑无法去理解的,大数据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资源与工具。大数据作为工具和资源,可以为智库提供解决方案,智库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智库系统,以服务决策层。官建文副总裁还表明,未来的智库人才不仅需要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还需要更多数学、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最后他就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站在企业的角度,就大数据从何而来、如何使用等内容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他指出,麦克思研究院发展成为中国大学管理的咨询机构,主要源于皮书的推动作用。目前,麦可思研究院的核心功能是围绕数据进行挖掘。从问卷设计、回收以及后期的数据挖掘、数据呈现,都有一套科学的机制在运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数字资源运营中心主任胡涛在发言时指出,新版皮书数据库在品牌建设、质量建设、技术助力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不仅整合了皮书网的资讯功能和皮书数据库的产品功能,打造了皮书综合门户平台,还建立了皮书资源关联知识网络,可以实现按需定制、精准检索和移动阅读等功能。谈到未来数据库建设时,胡涛指出,要从内容层面和技术层面两方面入手。在内容层面上,要做好数字化、文献服务、知识服务、打造中国指数、建设学术话语体系五个方面的工作;在技术层面上,要做好用户行为分析、技术平台通用以及全流程的数字出版解决方案,从而给皮书课题组提供全流程的数字出版的解决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则同与会代表分享了《舆情蓝皮书》的研创经验,他指出,由于网络舆情与现实民意之间有比较大的差异,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多种舆情研究的方式,重构舆情信息的获取模式和分析模式,全面系统地搜集和反应民意。具体做法是,一方面,构建社会舆情综合监测系统,重构舆情信息的获取模式;另一方面,在网络舆情数据库基础上,重新构建社会舆情的动态数据库,并每年对全国36个城市开展15次左右全方位的民意调查。此外,该实验室还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构建分析工具,从海量信息中挖掘极具价值的信息。同时,通过归纳规律性内容,该实验室还建构各种各样的软件系统,包括辅助决策系统、预警决策系统等,并提供各类专业研究报告。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决策,服务于党和政府,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开艳从《上海经济蓝皮书》编撰中如何确定选题、如何确定研创内容、如何保持和激励一支固定的编撰队伍以及如何凸现皮书的咨政性和社会价值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沈所长指出,《上海经济蓝皮书》选题方面紧扣上海经济发展的实际,主题鲜明、定位准确、主线突出、思路清晰;内容方面满足了皮书编纂的前沿性、学术性、资政性以及完整性等要求;在人才编撰队伍方面,确保有一批固定作者队伍前提下,根据每年不同的主题,邀请世界经济研究所、WTO事务中心等相关的专家来参与皮书的写作。最后,沈所长指出,目前上海社会科学院正在逐渐朝着国际知名和国内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方向发展,非常重视研究成果的咨政性和决策性。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李晨阳认为,中国的崛起需要高水平的区域国别研究成果。目前,皮书系列对中国区域和国别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李研究员对如何利用皮书平台促进区域国别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建议根据国家外交的需要,组织出版一批新的国际问题研究皮书;提高标准,要加大资助的力度;确保质量,不断完善皮书的研创、编辑、出版和评价,并严格执行淘汰制度;加强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减轻科研压力,提升科研质量;扩大影响,适时出版一些区域国别类皮书的英文版。
除主题论坛外,大会还以“大数据时代的经济研究”“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法治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文化传媒研究”“大数据时代的国别与地区研究”为主题,设置了五个分论坛。与会代表在分论坛上畅所欲言,进行了充分地交流与讨论。
皮书年会圆满落幕,开启大数据时代皮书新纪元
在8月16日的闭幕式上,湖北大学副校长杨鲜兰代表下届全国皮书年会承办单位发言。她指出,湖北大学作为省属高校,近年来不断凝聚力量打造学术团队,对基础学科的研究适度调整为对社会重点热点问题的研究。在这方面,皮书的研创出版为湖北大学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虽然湖北大学在皮书研创方面刚刚起步,但湖北省领导和湖北大学相关领导对皮书非常重视。最后,她向广大皮书课题组代表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在2015年夏秋交界之际期待各位皮书研创者莅临湖北恩施,参加一年一度的皮书盛会。
闭幕式上,谢寿光社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年会主题突出鲜明,有效信息量大,会议本身运行流畅有序,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会议。高层次,体现在出席本次年会的领导和专家层次不亚于任何一次全国性的其他学术会议,包括众多教授、博士以及正局级以上的领导;高水平,是指主持人的主持水平和与会皮书课题组的交流水平很高;高质量,是指会议议题的设计质量高。通过15年的不懈坚持,皮书年会不仅成为皮书本身的一个品牌,也成为了学术交流、智库建设的重要平台。此外,谢社长对会后如何落实好本次年会的会议精神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皮书研究院尽快整理和发送会议相关资料,以便各课题组分享会议成果;二是进一步组织有关这次年会成果的媒体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研讨成果;三是希望各皮书课题组向所在单位的领导汇报本次年会情况,并召开本单位的皮书工作会议,做好2015年皮书的研创工作。
作为皮书的出版者,谢社长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皮书研创和出版的独特见解以及下一步皮书工作安排进行了汇报。他说,大数据时代研创皮书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牢固地树立数据意识,提高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第二,要有稳定的数据的获取方式;第三,要专业化地处理信息,用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第四,研究成果一定要尽可能地用最新的技术和数据进行表达。对于未来皮书的研创和出版,谢社长提出以下六点构想:第一,要从国家战略和全球战略的高度去认识皮书;第二,进一步完善皮书的研创体制和机制;第三,要建立统一共享的研创发布平台;第四,完善皮书的评价机制;第五,要规范和强化皮书的发布机制和发布流程;第六,请各位皮书研创者助力推进对皮书自身的研究。此外,2015年第十六次皮书年会的主题是“皮书研创出版与中国话语体系构建”,请各皮书课题组围绕这一主题通过一年的皮书研创实践工作,总结经验和感想,在明年的皮书年会上分享更多高质量的主题报告和经验交流。
本次会议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课题组代表和皮书作者就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研创高质量的皮书等问题群策群力,展开深入研讨,为皮书研创出版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媒体也对此次年会进行了热议,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新闻出版报、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及贵州本地媒体对本次大会予以了报道。
虽然本次全国皮书年会已经圆满落幕,但是皮书研创工作的开展还在朝着更深、更广、更规范的方向前行。我们期待着明年湖北恩施皮书年会上与各位皮书课题组代表再次相聚!同时,我们也期盼着能有更多的新皮书加入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家庭中!
第十五次全国皮书年会(2014)在贵阳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出席会议并讲话
贵州省副省长何力出席会议并讲话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孔令中出席会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总局长、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做学术报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副主任姜培茂发言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金安江致辞
第十五次全国皮书年会承办方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吴大华院长主持开幕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致开幕词并进行大会总结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做学术报告
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所长沈浩做学术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研究院执行院长蔡继辉发布2013年版皮书评价结果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