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视频直播

【视频】第十六次全国皮书年会宣传片
来源:优酷  作者:刘胜宇   发布时间:2015-08-17

  1991年底,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研究报告首度出版,业界称其为经济蓝皮书,是皮书系列的开端之作。从最初的几个品种发展到如今300余种,皮书用文字和数据记录着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第二次创业开启之时,社科文献人从那裹着蓝色封面的年度报告中觉察到它潜在的出版和市场价值,开始以市场化和系列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三环上行驶的公交车,书店的橱窗,每年百余场的新闻发布会,智库的话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了一股全国性的皮书热潮。

  2000年,首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召开,皮书一词作为一种学术成果出版形态进入公共话语体系。2003年第四次皮书工作会议上,谢寿光社长对皮书的定义首次进行了阐释。2005年第六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皮书的定义有了较为完整的表述。皮书是一种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关于某一门类、地域或领域的社会科学资讯类连续出版物。它的连续性、媒体特征和社会效应是一般图书所不具备的。2006年,社科文献与拥有330年历史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合作出版英文版皮书,将皮书品牌提升到一个国际化和标准化的阶段。在此后的10余年间,皮书出版扩展至英、俄、日三个语种,出版规模达到40余种,帮助海外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搭建起了中国与世界各领域学者交流的平台。

  为顺应数字出版潮流,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阅读需求,社科文献以皮书系列为先导,在业内率先进行了数字出版的探索。2003年皮书系列开始随书附赠光盘。2007年皮书数据库建成并发布。2010年改赠皮书数据库阅读卡,网上书城同步推出皮书电子书。2011年,皮书网荣获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网站。2013年皮书数据库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提名奖。2014年新版皮书数据库发布,成为社科文献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对于皮书来说,2011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皮书系列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同年2月,全国皮书研讨会召开,标志着皮书和皮书研创出版上升为由中国社科院牵头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智库产品和创新活动。

  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皮书管理办法》。对皮书编撰、出版、资助、发布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规范,为提高皮书的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加强皮书质量管理,社科文献设立了皮书准入制度,对纳入皮书品牌的出版物题材水准进行了严格的筛选。《皮书手册》规范了皮书的编撰格式和装帧设计,皮书评价研究体系对皮书的内容质量、经济效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考评研究。皮书学术委员会为皮书的准入评价、品牌提升搭建了一个强有力的专家团队。2014年,社科文献建立皮书末位淘汰机制,根据皮书评价结果、皮书连续出版情况,定期公布皮书淘汰名单。

  今天,能否构建中国自己的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并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话语体系,成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职责和使命所在。皮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智库产品形式,集中代表了当代中国学者对于中国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关切与认知,成为对中国发展的最好解读,也必将肩负起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任。详细内容请点击以下图片链接

皮书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