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2013年1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在社科院举行。
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推出的第一本关于世界能源发展的蓝皮书。参与撰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基于世界权威组织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和丰富详实的资料,本报告对当前世界能源发展概况、影响因素、发展趋势以及重大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制定有所借鉴。
1.《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3)》预计——
未来石油将会是需求增长最慢的燃料
2013年1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在社科院举行。
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推出的第一本关于世界能源发展的蓝皮书。参与撰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
蓝皮书预计,未来石油将会是需求增长最慢的燃料,但这一需求的增长趋势尚不会逆转。
从地区角度来看,对石油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其中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的需求增长占据了世界净增长的主要份额,中东以及拉美地区也将有显著的增长。而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在2005年已经达到峰值,今后石油消费量将会有所下降。
中国将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市场增长的最大来源,并且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石油消费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部门,随着工业发展过程中能耗的降低以及人口增速的放缓,交通运输业将成为主要的石油消费增长动力。但是由于中国整体燃料结构中石油所占的份额比其他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新兴经济体要低得多(约为20%),因此,其人均石油消费量将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另外,由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以及对石油进口依存度提高的担忧,中国可能会采取一系列减缓石油消费增长的政策,例如对交通运输业提高征税以及鼓励使用其他能源,这些都会降低其石油消费增速。
(参见《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3)》p76-7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
2.《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3)》指出——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全球煤炭市场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
2013年1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在社科院举行。
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推出的第一本关于世界能源发展的蓝皮书。参与撰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
对于日本来讲,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前,核电是仅次于火电的重要电力来源,占日本电力供应的31.3%。而目前仅有2座核反应炉恢复运转,大部分仍处于停止状态,核电所占比重降至2.7%,火力发电则从63.1%猛增至90.6%,这使得日本能源供应经受着重大考验。因此,日本不得不对进口燃料,尤其是对煤炭形成较高的依赖,在巨额燃料支出的拖累下,日本经济已经陷入逆差困境。由于目前日本能源政策尚未发生明显转向,因此这一暂时的需求上升也对世界煤炭市场造成较大的波动。对于德国来讲,日本核事故使其能源政策有了较大的调整,关闭核电站所带来的电力供应缺口需要通过大量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来弥补,这导致德国在2012年煤炭消费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其占全球煤炭消费额的比例较低,因此,这一变化预计不会对世界煤炭消费格局造成明显的冲击。
蓝皮书指出,当前世界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部能源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由于电力行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较大,因此该行业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在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许多国家都对核能发展政策做出了调整,使得核电发展前景不乐观。日本、德国、瑞士等国核电份额降幅较大,而北美等国的核电则受到了来自廉价天然气的竞争,尽管中国、韩国、印度、俄罗斯和英国等国核电有所发展,但其在全球电力供应结构中的份额很可能会逐渐下降。这一趋势对世界化石燃料消费、电力价格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将会有重大影响,煤炭作为世界电力行业主要燃料的地位可能因此得以继续维持,同时可再生能源也可能将会在这一背景下提供更多的新增发电能力。
(参见《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3)》p78、8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