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社科院:城镇化应首推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课题组12月17日表示,城镇化首先应该是公共服务的城镇化,而不应该是其他的,特别是土地的城镇化。
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课题组12月17日表示,城镇化首先应该是公共服务的城镇化,而不应该是其他的,特别是土地的城镇化。
在当日下午召开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热点问题理论研讨会”上,该课题组组长钟君表示,目前我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总体较低,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提升遭遇瓶颈。
该课题组多年研究结果显示,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和公共住房是近年来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三个公共服务问题。
“尽管2013年、2012年较2011年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总体较低,甚至都没有超过60分。”钟君说。
该课题组公布的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为58.71分,2012年公共服务满意度为59.70分,相较于2011年54.03分有明显提升,但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较低。
数据显示,2013年基本公共服务9项要素满意度分别为公共交通57.88分,公共安全58.08分,公共住房53.61分,基础教育58.31分,社保就业60.07分,医疗卫生60.48分,城市环境63.65分,文化体育61.91分,公职服务57.27分。
2013年,公共交通首次提升到公众关注度第2位。课题组分析,这与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镇人口增长、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和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有关。
2013年,公众对公共住房满意度最低,只有53.61分。课题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公众需求,而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这种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调查还显示,五成以上调查对象认为养老保险覆盖面窄,五成以上调查对象认为养老保险报销复杂,三成人对养老服务不满意,表明养老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社会政策要托底。”研讨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朱耀垠认为,发展社会领域的公共服务,重点是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政策的顶层设计,使服务的项目更科学,覆盖面更周全,使得能够真正解决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社会问题,要真正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各种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李慎明也在研讨会上认为,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公平,本质上是第二次分配。初次分配中应该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次分配就是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第二次分配中应该是不分男女老幼,不分高低贵贱,应该是人人平等,甚至应该向弱势群体倾斜。
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推进公共服务?朱耀垠认为,关键是建设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合理布局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网点,加快农村、城市社会服务和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建立公众参与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机制,重点是建立服务对象的反馈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落实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议权、监督权,并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培育专业化的评估机构。
记者注意到,研讨会上,专家们对于公共服务的范围仍持有不同的看法。朱耀垠就对出租车服务算不算政府的公共服务表示怀疑。他认为从政府制定公共服务的政策来看,提供这种政策算是公共服务,但是出租车服务本身不是政府的公共服务。“北京的出租车是不是政府提供就是政府的公共服务呢?我不这么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发展部副主任辛向阳也表示,公共服务通常理解是公共交通、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13项,“经济领域有没有基本公共服务,政治领域有没有基本公共服务的问题?普惠制金融算不算公共服务,要增加居民财政性收入和增加农民的财政性收入,这算不算公共服务?”辛向阳说,从人类几百年城市化来看,市民所有权力加起来有100多项,但目前中国的市民权只有20-30项,缺了哪些市民权很值得探讨。
针对当前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的状况,“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课题组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社会改革,增加公共服务产品种类和数量,提高公共服务产品的效益和效率,提升改革温度,打造温暖型改革。
课题组建议,适应当前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客观要求,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尽快制定并出台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与指标体系,以公共服务满意度等指标体系强化对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评价考核,淡化GDP在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比重。
课题组还建议政府重视培育和发挥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在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把基本公共服务要素的关注度作为改善民生的晴雨表,积极回应公众需求。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强弱是政府社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李慎明说,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系和社会管理机制,因此,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评估,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关键一环。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