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本报评论员 刘兴伟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图政信公共管理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3年《公共服务蓝皮书》。蓝皮书通过近两万份调查问卷,从医疗卫生、公共住房等9个方面,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研究。(相关报道见A06版)
公共服务的质量是当下一个热点话题,也是当下政府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这个时候发布公共服务蓝皮书,不但能对各个城市公共服务供应情况的评价提供依据,即便仅从引起公众重视的角度,也是大有裨益的。
蓝皮书针对公共服务的多个方面发布了榜单,其中一些细化的内容更是引起了公众的注意,比如其中有一项数据是全国打车最容易的十个城市,大连以第五的名次榜上有名。然而,这个排名与公众的感受却有一定的差距。事实上,不管是大连还是沈阳,“打车难”的问题一直是城市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民众反应比较强烈的领域。
出现这种反差,一方面是因这一排名多少有些“矬子里面拔大个”的成分——随着城市交通状况的日益恶化,在全国范围内打车难已经日趋严重,2013年,等待十分钟以上的情况达68.60%,2012年,这个数字只有53.77%。另一方面,蓝皮书的数据本身也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打车难的情况每个人都会有比较主观的感受,而这次统计的采样率相对较少。
正如专家所言,对于这样的观点既不用惊慌失措,也不能无动于衷。无论排名如何,“打车难”的问题都亟须得到更好的解决。事实上,针对打车难,辽宁的监管方面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在打车难已成为全国普遍问题的背景下,在这一问题上完全可以在体制改革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打车难,一方面是行业管理及个别从业者的素质问题;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在目前的行政管制之下,市场难以发挥对于出租车数量的调控作用,导致一些城市出租车供不应求。这就要求有关方面能够突破利益藩篱,更加灵活地利用市场规律自然地调节出租车的数量。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也是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必经之途。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