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社科院今日发布《民间组织报告蓝皮书2013》,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民间组织增长速度2011年出现拐点,2012年增速大幅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民间组织49.9万个,比2011年增长8.1%。我国社会团体数增加到27.1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总数达到22.5万个,全国基金会数量发展到3029个,增长率为15.9%。 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2012年增长数量最多。
全国共有民间组织49.9万个 增长3.7%
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民间组织46.2万个,比2010年增长3.7%。 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民间组织49.9万个,比2011年增长8.1%。
自2005年以来,民间组织增长速度持续走低,2010年增长速度更是创下了3.5%的历史低谷。2011年与2010年相比,虽然增长速度只有不到0.1%的微幅增长,但却有一定程度的历史意义。在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国家战略目标的强力推动下,民间组织增长速度终于扭转了连续六年增速下滑的低迷状态,为此后增长发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12年与2011年相比,民间组织数量增加了3.7万个,民间组织总数达到了49.9万个,2012年的年度增长率为8.1%(见图1)。2012年民间组织增长速度的大幅攀升,充分说明以广东等地为代表的全国范围内十余个省市的直接登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取得了切实的成效,“入门难”问题的破解,大大释放了民间组织的发展活力。从民间组织的增长数据来看,2011年民间组织可谓逐步走出萧瑟的寒冬,2012年则开始正式步入“春天里”。
社会团体27.1万个 增长率连续两年攀升
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社会团体数增加到27.1万个,与2011年的25.5万个相比,增加了1.6万个,与2010年24.5万个相比,增加了2.6万个。2011年的增长率为4.08%,2012年的增长率为6.3%。自2006年社会团体增长速度持续走低以来,2011年之后,增长速度开始走出低谷,连续两年稳健攀升。从总量看,社会团体从19.2万个发展到27.1万个,年均增长率为7.42%,略高于民办非企业单位7.35%的年均增长率。
从社会团体的活动和服务领域看,2011年农业及农村发展类社会团体占比达到20.44%,比2010年提高了近1%。文化类、法律类、职业及从业组织类、国际及其他涉外组织类的占比与2010年相比总体有所上升,其他领域的社会团体占比与2010年持平或者略微降低。从数量看,科技研究类、教育类、卫生类、法律类社会团体均有所下降。社会服务类、文化类、体育类、宗教类、农业及农村发展类、职业及从业组织类社会组织在数量上均有增长。
从2012年全国社会团体的组成类型来看,工商服务业类27056个,科技研究类18486个,教育类11654个,卫生类10440个,社会服务类38381个,文化类25036个,体育类15060个,生态环境类6816个,法律类3191个,宗教类4693个,农业及农村发展类55383个,职业及从业组织类18611个,国际及其他涉外组织类499个,其他35825个。 从增长数量分析,农业及农村发展类和社会服务类属于增长数量最多的社会团体类型。
民办非企业单位22.5万个 2012年增长数量最多
报告指出, 虽然民间组织总体增长速度在2011年走出低谷,开始扭转增速连续走低的颓势,但2011年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却依然在低谷中徘徊,增长速度继续下滑1.18%,增长数量只有6000个。到2012年底,民办非企业单位总数达到22.5万个,比上一年增长了2.1万个,增长率达到10.1%,成为2012年增长数量最多的民间组织类型。
民办非企业单位之所以成为2012年增长数量最多的民间组织类型,有两个重要的助推力量:一是各地探索直接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类型,主要是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等类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另一个是自中央到地方对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服务类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这些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主要是民办非企业单位。
2012年全国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22.5万个,大致构成情况为,科技服务类11126个,生态环境类1065个,教育类117015个,卫生类20979个,社会服务类35956个,文化类10590个,体育类8490个,商务服务类8717个,宗教类132个,国际及其他涉外组织类49个,其他10989个。 在所有类型中,社会服务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增长数量较为可观,成为增长较为突出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类型。
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的主要领域划分,2011年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是教育类、社会服务类、卫生类。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比达到51.23%;社会服务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比达到15.53%,卫生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比达到10.55%,与2010年相比占比进一步扩大。民办非企业单位服务的主要领域也相应的有所变化,由2010年的14个服务领域合并为9个服务的主要领域。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服务领域虽已遍布各项公益事业,但发展极不平衡。
基金会3029个 增长势头减弱 非公募数量远超公募
报告指出,2012年底,全国基金会数量发展到3029个,比2011年增加了415个,增长率为15.9%,2012年基金会增速与前两年相比继续走低,高速增长势头略为减弱(见图6)。基金会增长速度减慢一方面是因为基数总量逐步变大,连续保持高增长率难度增大。另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基金会发展的外部制度障碍,譬如股权捐赠等新型捐赠模式尚待破题,税收优惠政策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并需有效落实。
2010年时,非公募基金会与公募基金会数量已基本持平,到2011年,非公募基金会数量已经超过公募基金会数量。2011年公募基金会数量为1218个,占基金会总数的46.6%,非公募基金会数量为1370个,占基金会总数的52.41%,另外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26个。非公募基金会数量首度超过公募基金会数量。
2012年全国共有基金会3029个,在比上年增加的415个中间,其中公募基金会只增加了98个,总数为1316个。而非公募基金会则增加了316个,总数达到1686个。非公募基金会增长数量和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公募基金会,成为基金会数量增长的主力军。
社会组织增加值525.6亿元 从业人数达613.3万人
关于民间组织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报告分析,近年来,民间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在社会效益方面,以年末职工人数为例,2006年底全国社会组织职工人数为425.2万人,到2011年底达到599.3万人,在2012年底,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达到613.3万人。不断增加的社会组织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一个新亮点。
在经济效益方面,以社会组织实现的增加值为例,2006年我国社会组织实现的增加值为112.17亿元,到2011年底达到660亿元, 到2012年,社会组织增加值为525.6亿元,比上年减少了20.4%。 从吸纳就业人员和实现的增加值来看,民间组织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和释放出来。
报告认为,未来一个时期,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加快推进以及政府机构的进一步精简,民间组织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资源支持,民间组织会逐步带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将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主体和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记者 常红)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