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网9月18日讯 2013年《杜仲产业绿皮书: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会今日举行。《杜仲产业绿皮书》指出,我国具备将杜仲橡胶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2013年9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上海华仲檀成杜仲种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3年《杜仲产业绿皮书: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会暨《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年会》2013第一次年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会议中心举行。
(一)地理资源优势
我国的气候地理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杜仲,目前杜仲栽培面积约35万公顷。据测算,全国可种植范围约1000万公顷,可在南起五岭北至新疆辽沈27个省份的广大地区种植,根系发达,适生性强,可在贫瘠山区种植,不与粮食争地,是绿化河山的优良植被。杜仲在年平均气温9℃~20℃,极端最高气温44℃以下,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33℃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pH值5.0~8.4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杜仲属耐干旱、耐瘠薄的树种,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上即可满足杜仲生长发育的要求。叶用杜仲的栽培技术要求简单,农民家家户户可参与杜仲栽培项目,从种植到收获没有复杂的技术要求。每年田间管理时间少,每年的劳务投入比农业少70%。当年栽植,当年收益,一次栽植,连年收益,可连续收益20多年。非常适合在我国大规模发展。
(二)技术优势
经过60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在杜仲树的种植,杜仲橡胶的提取及应用,杜仲的医用、保健作用的应用及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资源培育方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选育出6个高产胶杜仲良种,采用果园化栽培技术,杜仲产果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40倍,每公顷产胶量达400千克。
在产业化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领先世界的完整的杜仲材料科学产权体系,基本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利用杜仲橡胶的橡—塑二重性、优良的共混性和独特的集成性的开发已经进入一个新高度,使利用杜仲橡胶制造抗振防噪工程制品和绿色轮胎等成为可能。杜仲橡胶的提取技术已经实现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在杜仲综合利用方面,国内已摸索出成功的杜仲叶三级开发模式,即:第一级先用叶提取药、保健品、饲料添加剂的原料;第二级用叶渣提取杜仲橡胶;第三级用胶渣制装饰板等。中国林科院、河南大学等单位通过对杜仲种仁高活性亚麻酸油、杜仲雄花茶等系列产品的成功研发,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和消化杜仲橡胶生产成本,还可使杜仲果园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国内杜仲橡胶生产企业在多年的生产及研发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不仅可以生产出合格的杜仲精胶,在综合利用和杜仲橡胶的加工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三)人才优势
除老一代杜仲领域的专家外,国内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如中国林科院、中国科学院、吉首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单位已经孕育成长了一大批杜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我国专家学者梳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在新的起点上重新集结,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团队。人才结构涵盖杜仲栽培技术、杜仲橡胶的提取及应用技术、医药及保健品的开发制造、杜仲产业链其他综合利用的研究,等等,为我国推动杜仲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四)市场优势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及轮胎橡胶工业的发展,我国天然橡胶消耗量逐年增长,目前年消费量已超过300万吨,预计2015年将超过350万吨。而我国年产量仅60万吨左右。我国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土面积仅为97万公顷,目前已开发利用63万公顷,发展潜力受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生态保护等条件的约束,而且生产过程易受台风、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风险较大,大幅度提高产量困难较大,供给增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杜仲橡胶取代天然橡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适宜种植杜仲的面积高达1000万公顷,如果利用杜仲高产胶良种,采用果园化栽培技术,杜仲产果量可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40~60倍,每公顷产胶量400~600千克。如果杜仲栽种面积达到300万公顷,杜仲橡胶年产量可达120万吨以上,可以使我国天然橡胶资源匮乏的问题得到根本缓解。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杜仲中药和保健品在我国同样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以杜仲天然活性物质替代饲用抗生素类添加剂,可使畜禽肉安全优质,创造中国特色。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