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研究显示,2012年出现的671条谣言中,有关政治外交的谣言虽然仅占5.2%(35条),但影响非常大,尤以3月流传的“军车进京,北京出事”为代表。昨天,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3年新媒体蓝皮书得出上述结论。”
超过1/3的谣言以微博传播为主
蓝皮书指出,2012年平均每天有1.8条谣言被媒体报道,平均每条谣言有7.8条相关的新闻。
在蓝皮书统计的671条谣言中,比例最大的是娱乐谣言,占17.3%。蓝皮书分析,娱乐谣言其实并无多少新意,绯闻和意外,是娱乐谣言的两大利器。炒作绯闻,无非是离婚(比如王菲、李湘、大S等)、结婚(比如郭富城、安妮斯顿等)和分手(比如杨幂、李晨等)。意外谣言中,最耸人听闻的是明星猝死。
分析各种谣言的类型和影响,政治外交谣言的占比仅为5.2%,但往往影响力大。去年3月,因“薄王”事件引发的“军车进京、北京出事”谣言使得注册用户数均超过5亿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关闭评论功能3天,另有16家网站被查处。在相对私密的熟人话语空间(QQ群、微信群、邮件组等),因薄熙来、王立军事件引发的政治谣言(或者说“段子”)就更多了。
外交谣言中,有19条是由国外媒体传播的,并且不少和中日、中菲关系有关,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12年中国严峻的外交形势。
蓝皮书称,有部分当时被认为是“谣言”的信息如今变为现实。比如,去年6月“拆分铁道部”成为当月最受媒体关注的谣言。
蓝皮书指出,2012年的671条谣言中,有461条提及谣言的传播渠道,其中超过1/3的谣言以微博传播为主。
新媒体成为首次曝光反腐事件的主要媒介
蓝皮书认为,新媒体已成为最主要的反腐事件首次曝光媒介类型。2010年至2012年,反腐案件首次曝光媒介类型为新媒体的事件数量依次为67件、58件和31件,3年合计156件,是传统媒体的两倍。仅2012年,有5名厅级官员在曝光后被停止或免职,包括广西质监局原巡视员段一中、陕西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重庆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山东省农业厅原副厅长单增德和山西省公安厅原副厅长、太原市公安局原局长李亚力。
不过研究表明,虽然网络反腐借由现代信息技术而具有传统舆论监督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其自发性、匿名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也使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十分突出。
蓝皮书称,网络举报信息真假难辨,且网络反腐低俗倾向严重。从近几年的网络反腐案例看,无论是经查证属实的案例,还是虚假的网络曝光,大多与“情妇”、“二奶”、“包养”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究其原因,这样的“桃色新闻”更具眼球效应,更易引发舆论关注,更易形成社会倒逼,因而受到网民的热捧。
微博的社会动员能力日益凸显
蓝皮书指出,在2012年的群体性事件中,参与人群主要的组织动员方式是人际交流(当面/电话),占95.6%;紧随其后的是微博,占13.3%。四川什邡、江苏启东和浙江宁波镇海先后爆发与环境决策相关的突发群体性事件。很多网友通过微博对事件过程进行了网络图文直播,此外本地论坛和QQ群也成为社会动员的渠道,网友们从围观发展到集结力量组织环保集体行动。一些微博“意见领袖”先后加入讨论,完成了微博的二次动员。
蓝皮书建议,新媒体语境下,政府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打破过去垄断信息的特权,释放普通微博用户的话语空间。文/本报记者 关庆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