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3版《新媒体蓝皮书》】人民网:中国社科院唐绪军解读《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3-06-28



 

6月27日,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左三)会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唐绪军(左二)


 

这份报告中关于微博和网络反腐比较突出


  【唐绪军】:大家好!很高兴又有一次机会在人民网强国论坛跟网民们交流。上一次是2006年,在这里和大家讨论关于高州谣言的事件。这一次是因为我们发布了一部新媒体蓝皮书,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今天,我带了两位我们所的副研究员,也是这部新媒体蓝皮书的副主编,一位是黄楚新副研究员,另一位是刘瑞生副研究员,我们一起和大家交流关于这部新媒体蓝皮书的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新媒体蓝皮书的关注,尤其是各种媒体大量的信息传播,让更多的人知晓了我们这项研究成果。新媒体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都很关注,都在使用,都想了解它、认识它。我们作为新媒体蓝皮书的编撰者,也不敢保证我们对这个新生事物的认识就一定是最准确,理解的就一定最透彻。但是,我们在认真地通过我们的研究,想来认识这一个新生事物。 


  要研究就需要理性,就需要有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要实事求是,既不唯上,也不唯书,要追求真理。我所理解的科学精神,它在强调客观,鼓励质疑,尊崇逻辑,否认终极,同时也要追求简洁。因此,本着这个精神,我们这部新媒体蓝皮书,很有可能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不准确或者说不那么规范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对我们的研究结论有争议、有质疑,是一件好事。可以促进新媒体研究的发展,可以使这项研究工作做得更深入,可以使我们的认识更准确,从而运用起这种新媒体,就能更得心应手。当然,我们也欢迎学界、业界各方面的朋友,能够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我们一起合作,使得对新媒体的研究能够更深入,更富有成果。


  我还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是,蓝皮书系列,它不同于研究论文,也不同于年鉴,更不同于行业报告,它是对中国与世界发展状况和特定的热点问题进行年度分析和预测的连续性公开出版物,它更强调的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就是要把专业的研究成果,用普通大众能够看得懂的语言传达出去,为社会服务。我们这部蓝皮书关注的是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点工作。我们会继续努力,使得新媒体蓝皮书做得更好,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我及我的两位同事愿意回答各位提出的问题。


  [网友我爱薄荷糖]:嘉宾您好,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唐绪军】:我们今年的这部新媒体蓝皮书一共有28篇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第二部分是热点篇,第三部分是专题篇,第四部分是传播篇,第五部分是产业篇。各部分都有专门的侧重,在总报告中间,我们概括了新媒体蓝皮书六大态势,盘点了十大热点,解析了七大影响,预测了十大趋势,提出了八点建议。具体的内容,欢迎大家去看我们的这部新媒体蓝皮书。


  在分报告中间,我们比较突出的也是引起广大读者或者网民热议的,是关于微博用户的研究。这一项研究,应该是说,是国内比较早的,比较全面的一个专项研究,引起大家的热议,也是肯定的。还有一方面,是关于网络反腐的,这一部分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我们愿意对网民们所关切的有关问题给予解释。

 


 



“新媒体报告”再出误读 “7万调查样本总数”报道不准


  [网友桑一葚子]:唐所长,整个报告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微博的情况,特别是对使用人群的特征界定,那么是否还有对其他方面的调查?比如主要关注内容的类别?主要关注人的比例等等?这些结论带来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唐绪军】:关于微博人群特征的界定,我想请蓝皮书的副主编刘瑞生副研究员来回答这个问题。


  【刘瑞生】:首先,非常感谢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感谢网友对微博这样一个关注。我们在写这个微博报告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微博是当前我们新媒体中的热点,我们也是对网友对微博的关注,我们有预料,但是没想到大家关注的这么细致。在此我想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向大家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知道,这几年微博很热,也引起了很多一些问题。但是,我们怎么去认识微博,我们在写这个报告的时候是要基于一种科学的态度,一种更理性的态度来认识微博。虽然微博在中国发展已经有好几年,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还没有一份公开的全面梳理中国微博发展基本状况的报告,所以我们基于这样一个目的,也是作为一种尝试,在我们这个蓝皮书中第一次推出了能够全面展示中国微博发展态势和一些基本热点的一篇报告。在这里面,这几天我们也看到了,关于微博使用人群的这样一个特征,引起了诸多网民的普遍关注,我想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网民对微博用户的特征,这种关注,我个人认为,首先很多问题问得非常专业,也非常理性,也非常深入,对此,我对诸多网友表示感谢。在此我还要对其中有些问题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我们这个新媒体蓝皮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们有28篇报告,所以,已经给了我们微博这篇报告一个很重要的篇幅,而且放在了分报告中的第一位。但是,毕竟我们新媒体关注的领域很多,所以我们在这篇微博报告中也不可能全面梳理微博的所有的情况。所以,我们在这一篇报告中主要是对微博发展的一些基本的情况,包括中国微博的格局,包括微博用户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收入等等这样一些基本的特征做一个说明,包括微博在社会传播中的一些影响。


  因为限于篇幅,只是一个基本情况的一些展示。当然对于微博来说,关注的内容还有很多。可是限于篇幅,我们主要是先做一个基本性的尝试,所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基本态势和基本的情况。在这儿我想再对这个使用人群的界定也做一个说明。


  这几天引起网民普遍关注的就是讲微博用户有一个3低的特征,这个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首先,我个人认为,就是说,我们还是要理性来看这样一个数据。有些网民,当然我们很感谢网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但是在对一个新媒体应用的认识上,首先我们还是需要一个更理性的态度,而不是仅仅凭着一个个体感觉的经验。我们所提供的这样一个数据,我刚才说了,是一个尝试性的,而且我们还是基于三个机构的抽样调查的数据得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结论。用户的基本结构特征,实际上和中国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权威的互联网调查机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关于整体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特征的情况基本,我觉得还是有相当高的吻合度的。中国整合互联网用户的特征是这样的,它的年龄,10岁到39岁占79.7%,学历在大专以下的占78.8%;职业,学生占25.1%,是一个占比最大的群体。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达到89.7%。我们知道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网民现在是5.64亿,微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3.09亿的用户,也就是说,这个微博的用户群体实际上和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群体的重合度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在整个微博用户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实际上和整个互联网用户的特征出现了趋向一致的特点,这个数据基本上能够说明微博的用户的特点。


  还有一点,很多网民可能他的质疑有他自己的依据,我们知道对于互联网用户包括微博的用户,是需要有一个专业的界定的。包括我们看到,在微博里面,大家很关注,可是它的数据是非常混乱的。比如说有的人问,中国微博用户到底有多少?我们这里给出的数据是3.09亿,可是我们知道,某商业网站自己的用户已经宣称超过了5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我想这种情况也是值得我们网民去深入分析的。在很多科学是需要对很多东西作出清晰的界定。所以,在用户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业网站所公布的用户是所谓注册用户,注册用户本身是含有很大的水分的。在我们的调查里面指的是独立用户,独立用户相对于更接近于真实的用户。对于网民的定义,我们也知道,是指半年之内使用过互联网的用户,对微博用户也是这样,半年内使用过微博的用户都可以称之为微博用户,这和我们正常所理解的一般的活跃用户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出入的。我们给大家呈现出微博用户这样一个基本特征中,我们尽可能在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当然如果接近一种更完美的科学,我觉得它还是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我们网民给我们提出更好的一个建议。我希望大家跟我们一起来做这样一个工作。


  还有一些网民在质疑,比如说像新浪,包括腾讯这些门户网站,他们也有自己的这样一些数据,尤其是新浪,它讲它的用户学历比较高,首先因为我也不知道新浪的这种调查的方法,而且一般来说,新浪是自己做这样一个调查,我们相对来说还是一个第三方的调查,而且新浪只是做新浪微博用户的调查,我们的这个微博用户结构是建立在整个中国所有的微博网站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也知道,像腾讯微博,腾讯微博的很多微博用户直接是由QQ用户转化而来的,所以它的在学历上可能会和新浪微博用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我也建议,如果我们希望以后我们的这份报告,微博用户,让它的这种结构,这种数据更科学的话,我也希望这几个门户网站能够来跟我们展开合作,能够公开它,能够和我们一起呈现它最真实的数据,这样我想来年我们可能能够给广大网民提供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真实的数据。


  【唐绪军】:我补充一下。今天出版的《北京青年报》有一篇关于这个数据来源的报道,是昨天下午电话采访了我,但是这里面,稍微有一点误解,它说的是我们这个调查的样本总数从七万中间产生的,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这个数据是有三个来源,一个来源是互联网信息中心实时的调查,这个样本量大概是4万左右。第二个来源是我们的数据提供方——缔元信公司所作的调查,这个样本量大概是两万左右。第三个来源,是我们所有一个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我们自己做的独立的调查,这个样本量大概是一万左右。这三个调查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印证和比对,这三方面的数据相互印证比对的结果就是我们采纳的结果。每个人的感受会有不同,比如说,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数据也会有很多人感到跟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并不能够说所调查的数据就是不准确的,这个中间是有个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里面。做研究,本身就是要对我们所熟知的常识的一种突破,如果常识能够代替研究的话,那么,研究也就不存在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