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核心提示: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关键是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着眼点是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因此,“在路上”行进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方向,应该融会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活、民生宜居的丰富内涵。
新华08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张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20日正式发布。绿皮书认为,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仍然“在路上”,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取得新进展的同时面临新问题;城市绿色能源发展存在症结;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尚有不容忽视的不足。生态城市如何在发展中进行反思和突破?结合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及业内专家观点,生态城市建设的前行方向,应该是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活和民生宜居。
――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关注新问题
伴随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不断被认识和强化,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多样性的实践。很多城市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是发展中也随之而来一些需要反思和突破的新问题。
汽车快速发展的后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轨迹是城市重心从“步行城市”向“汽车城市”的过渡。当前我国的城市化与汽车化正在同步快速进行,中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而对于人口基数庞大、人口高度密集的中国,随之而来的即是交通拥堵和尾气污染。
基础设施建设追不上城市扩围速度。发生在城市的水涝等自然灾害,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布局与城市扩张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凸显。本应先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因为城市扩围冲动性增速而追赶乏力。这种短视行为的结果,就是城市在支撑能力、自然环境、地理水文条件、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隐患。
公众对于生态环境的关切增强。近年来,随着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雾霾天气频发,细颗粒物污染问题突出。这些与公众生活“近距离”的生态事件,使得公众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担忧强化、知情权要求增强。绿皮书的主编孙伟平、刘举科认为,让公众充分参与环境评价过程、保障其相关知情权和决策权,或将是未来生态城市的一个发展趋势。
――生态城市绿色能源发展存在症结
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生态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绿色能源开发取得了成就,但存在的症结也影响了用户的消费心理,困扰着制造企业和决策部门。
目前我国的城市绿色能源主要集中在太阳能、风能、地热领域。
在光电转换利用太阳能方面,我国目前只是在科研角度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在光伏应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差距。例如,我国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设计软件开发,在太阳能光热光伏建筑构件化、功能化、标准化、模块化、产业化方面,都缺乏预先规划和统筹设计。从事太阳能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的仅是少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数众多的设计单位和建筑师没有参与此项工作。这种状况致使一些太阳能后置装置适得其反,可能损害建筑结构,增加不必要的荷载。
在风能技术研究开发上,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尚不具备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的制造技术和能力,这些领域一直依赖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并且,在风电机组系统设计和系统控制方面我国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
在地热利用方面,我国刚刚起步,仅在部分地区和范围初步应用,应用水平有待提高,规模也有待逐步扩大。
――生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尚有不足
我国对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水平还不高,很多生态城市提出的发展战略基本雷同,产生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城市的发展战略也存在“没有充分体现生态和环境优先原则”和“过分单独强调生态而忽视社会、经济、人文因素”的两端现象。
绿皮书指出,实践中,大中城市各类开发区、大学城、科技园、软件园、旅游度假村等独立规划的现象,给系统的生态城发展埋下了隐患。
根据社科院课题组的调研,当前推行的低碳城市建设也陷入了循环困境。一方面,地方政府没有经验,寄希望于中央的政策文件指导,以向中央取经;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同样没有经验,寄希望于通过地方实施,以观地方试点经验。
绿皮书的撰写者之一、国家林业局原科技中心主任黎云坤认为,受困于经验缺乏,城市低碳发展政策结构表现出零散性和尝试性,政策实施也出现了价值认定片面化、结构不合理、执行功利化及评估结果不透明等一系列误区。
除此之外,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也没有到位。开展生态城市实践的大部分城市没有配套法律法规,从生态规划、生态投融资到生态城市具体建设实施,均缺少机制和法律保障。
――生态城市建设应秉承绿色发展和民生宜居理念
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关键是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着眼点是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因此,“在路上”行进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方向,应该融会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活、民生宜居的丰富内涵。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4日进行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六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纲领,提出了生态生产力的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景源表示,生态与生产力两者结合才是支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的生产力。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生态红线”的观念,进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生产方式的组织协调。而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必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
专家还谈到,在当前各级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热情高涨的情况下,高层战略制度设计应该尽快启动,对生态城市整体设施布局和产业布局进行统筹和保障,避免各项建设内容步伐不协调、多个地方无特色重复建设的状况。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建议,尽快启动具有更高层级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尽快构建包括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市民社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动态系统。
业内的观点认为,在高层次科学战略规划的引领下,社会各方面力量将会更加高效地集聚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在这种多方参与的机制中,经济繁荣、环境良好、社会公共事业完善、人文氛围和谐的城市面貌会逐步展现,最终民生宜居的实质福利也会在绿色生产和低碳生活的生态城市中落到实处。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