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财新网】(记者 蓝方)自2011年“郭美美”事件以来,中国公益机构屡屡陷入公共问责风暴,公信力重塑之路极为坎坷。
2013年5月31日,在2013年《慈善蓝皮书》发布会上,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基金会管理处处长马昕指出,公信力是基金会的核心竞争力。尽管很多基金会为重建公信力付出努力,公开了财务数据,却由于公开的某些内容陷入舆论的漩涡。
马昕指出,如果仅有公开透明,没有严谨的岗位责任,基金会就难以确保公布数据的真实准确;没有各种机制的相互制约,基金会就不能保证资金在各个环节流动中的安全;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基金会就无法理清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有的运作方式如果与公众的价值取向不一致,特别是有些问题不同的公众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即使公开透明了也不能获得公众的理解。
在她看来,公信力等于治理水平加公开透明,加社会认同。
马昕介绍,近年来基金会行业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增长”。基金会的数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对增长贡献最大的是非公募基金会。这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公民意识的萌发,以及法律和政策的开放有关,尤其是民政部门对非公募基金会的明确支持。
与此同时,也有三类公募基金会增长明显。除了高校教育基金会、村级社区基金会,还有由政府发起成立的一些基金会,主要是在见义勇为、教育和慈善领域(主要是指按有关规定纳入基金会管理的各级慈善会)。由政府发起的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有关厅局在职能委托和人员经费上的大力支持,有的与政府部门合署办公。例如江苏省的“见义勇为”基金会,就在2012年3月实现了县市全覆盖,数量达到了100家。
然而,同一领域的公募基金会在省市县各个层级上分别向社会开展募捐,募捐资源如何整合和统筹,政府主导下的公募基金会如何建立社会公信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此,马昕表示,这一类基金会尤其要注意社会监督、公开透明,强调政社分开。需要把这些机构放到社会上,接受社会公众的问责、考验;政府角色也要发生变化,从组织背后的支持者变为第三方的监督者。“将公益组织暴露在阳光之下,由政府来守住底线。”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