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十年解读
| ||
2006年03月02日 14:03 中国妇女报 | ||
3月1日,国内第一本妇女绿皮书即《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一书发布,附载在该书内的“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1995--2005)”也随之首次对外公布。
该评估报告从健康、教育、经济、政治与决策、家庭和妇女发展环境六个方面,主要利用1995、2000-2004年的数据,对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05年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与应用课题组完成。
妇女健康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妇女健康权利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评估结果显示,十年间,妇女健康综合指数逐年上升,2004年健康领域的综合指数达到了80.13分,在6个领域中居于第二位。但数据也显示,妇女生命安全指数在十年间变化不大,甚至有小幅下降。评估分析其与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和女婴、女童死亡率不无关系,也与孕产妇死亡率地区分布不平衡的影响有关;健康服务指数有较大提高,但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依然很大。
评估披露,十年间,在婴儿和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的同时,女婴和女童死亡率偏高的现象持续存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男、女婴死亡率分别为28.54‰、33.21‰;2000年五普时男、女婴死亡率分别为23.90‰、33.72‰。
另外,随着妇幼保健服务市场化趋势的发展,妇幼保健机构受到很大冲击,由1995年的3179家,减少到2004年的2998家。与之相随的是,多年来妇科病检查率增幅很小,近十年来基本都在38%-39%之间徘徊,甚至出现下滑趋势。2000年妇科病检查率为38.6%,2004年为37.3%。
评估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上升的出生性别比呈现出孩次越高,性别比越高;城镇偏高,农村情况更为严重;汉族高于少数民族;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等特点。
教育领域男女之间差距明显缩小
十年来,高等教育阶段的女生比例大幅度增长,高等教育阶段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显著改善;1995-2000年的5年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1.07年,比男性的提高幅度0.73年多0.34年;15岁以上女性人口的识字率也从76.0%提高到2000年的83.1%,提高了7.1个百分点,其提高幅度也高于男性的提高幅度,男女之间的差距缩小。
经济收益在男女两性之间的分配不平衡
从1995、2000、2004年三个时期全国经济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综合指数看,尽管上升幅度较小,但始终处于上升趋势。数据也显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在男女两性之间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妇女更多地承受了经济改革的负面影响,其中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在扩大,2003年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的平均收入是男性就业人员的81.9%;男女两性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男女覆盖率之比为87.8%。
妇女参政状况有所改善,但决策高层的女性参与比例较低
与1995年相比,近10年来,政治与决策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进步主要表现在前五年,2000年以来则一直处于徘徊状态。与基层管理和决策参与相比,高层决策者中女性比例更低。从具体指标数据看,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还是在政党的参与方面,越是决策高层,女性参与比例就越低。2004年省部级以上干部、地厅级干部、公务员的女性比例分别为8.1%、12.6%和22.8%,决策高层中女性比例与公务员中女性比例的差距高达14.7个百分点。在基层参与方面,居民委员会中的女性比例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近年来也处于下降劣势,2004年居委会成员的女性比例为55.8%,比2002年的60.6%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村委会成员的女性比例则始终未得到明显改善,2004年比2003年还降低了1个百分点,仅为15.1%。
课题组发现: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较高的地区,女性政治与决策领域综合指数大多数排序靠前,反之,女性政治与决策领域综合指数大多数排序靠后。表明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对于提高女性参政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男女两性在家庭责任的分担模式上没有太大改变
从全国的综合指数看,中国家庭领域中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目前处于中等发展程度,但家庭领域中的性别不平等仍然普遍存在,要进入高水平发展状态,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评估发现,中国女性在家庭中的传统角色,以及男女两性家庭责任分担模式并没有太大改变。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北京、重庆、四川、山东、天津、上海、广西等地区的男性在计划生育、家务劳动以及照看0~6岁的子女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而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吉林和青海等省、区的家庭责任指数则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妇女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发展环境,即生活环境、社会安全环境、资金支持环境和司法与传媒环境参与等四个方面的评估。评估的结果是:近年来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环境在整体上有了一定改善,为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
与2000年相比,2004年在公众安全感抽样调查中女性被调查者遭受不法侵害的人员比重下降了0.8个百分点;2004年,记者中女性比例为37.4%,女性对舆论环境的参与程度不及男性高。
评估认为,从各个领域的综合情况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也取得了较快的进步。与2000年相比,2004年各领域指数中教育和健康领域进步较快,而政治和决策参与领域进步幅度最小。从各地区情况看,2004年北京的综合指数最高,位居各省、区、市之首,上海、天津紧随其后。与2000年相比,2004年西藏、贵州、青海等西部地区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综合指数增幅最大。(乔虹)
此报道链接自: 《中国妇女报》2006年03月02日 妇女新闻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