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在当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2014)》(下称“农村绿皮书”)发布会上,李扬说,“在安徽的一些县一级城市,如怀远县等地,我问了很多农民,愿不愿意当不当市民?农民告诉我,‘不当’。”
农民们告诉李扬,“有地就有钱,有地就踏实。”怀远县位于安徽北部,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李扬是安徽怀远人。1968年11月至1970年12月,李扬在安徽淮南唐山乡插队;1970年12月至1978年2月,安徽淮南建筑安装总公司工人;1978年2月至1981年12月,安徽大学经济系学生;1981年12月至1984年12月,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委培)硕士研究生;1984年12月至1986年10月,安徽大学经济系教师。从1951年出生到1986年赴京到中国人民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李扬在安徽生活和工作了35年。
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们的权益如何保障?农民怎么看待城镇化?这是李扬一直关心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农民是很精明的,他们算帐,如果放弃农民的权利获得一个市民的权利,不合算。”发布会上,李扬说,“我比较关注去年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再次超过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而且在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中,财产性收入增长最快,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改革的方向,这些数据证明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李扬认为,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明显的情况下,农村、农业保持了稳定而且是很可观的增长,应该说给了人们信心,稳定经济就有了基础。这是当前讨论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亮点。农村绿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比2012年增加979元,实际增长9.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收入差距比由2012年的3.10∶1下降到3.03∶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缩小,消费差距比由2012年的2.82∶1下降到2.72∶1。
作为学者,李扬注意到,在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农业的问题是在城乡一体化这样一个大题目下展开的。“我想大家都敏感地注意到,在这样一个大题目下讲了四个问题:三个是农业,一个是城镇化。”他说,第一个问题是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强调规模经济、专业化,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进行投资。“我总的体会是要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当做一个职业来看待,不只是农民可以做,城里人也可以去搞农业,用社会的力量、规模经济,用现代科技来发展农业。
三中全会在城乡一体化框架中谈的第二个问题是“确权”,李扬说,确权对于经济学来讲是第一重要的事情,权利是确认的,并且是可以交易的,于是它会产生资源重新配置的结果。“讲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之后,才顺便讲到城镇化。”李扬认为,这个变化是天翻地覆的,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总题目,而且在一体化下面把农民的权利,特别是对地的权利加以详细阐述、确认之后再讲城镇化,使得城镇化一下就有了新的含义。
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李扬认为,对于城镇化问题和土地问题都需要有更完整的认识。“以前我们讲城镇化的时候总是有一个疑惑,因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城镇化都是节约土地,只有中国城镇化是城市和农村争土地,以至于18亿亩红线好像还是守不住。”不过,李扬在到安徽、江西、四川农村调研时发现,大量土地被抛荒,“土地是那么精贵,如果确权农民和农村组织头上,他们会把它当成一个真正的财产权利来使用,它的配置肯定是另外一种情况。”李扬认为,如果按照这样一条路走的话,所谓争土地的问题有可能会弱化。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