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4版《印度洋地区蓝皮书》】新华网:蓝皮书:中国应在印度洋建立补充性通道
来源:新华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4-03-30
    中新社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丁栋)27日在北京发布的《印度洋地区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指出,印度洋地区是中国战略通道的关键地域,在利用公共秩序保证海上通道安全的同时,应积极尝试建立补充性的通道备份,形成有效对冲,避免其他国家以海上通道安全讹诈中国。

    蓝皮书由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报告认为,印度洋沿岸是中国主要的贸易路线和贸易通道,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对于中国都有着相当的重要性,为了确保自己的正当利益,维护和平崛起的战略通道,中国必然需要加强在印度洋存在。

    “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是中国能源生命线之一,进口能源的80%通过这条通道,”在发布会上,资深外交家、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建民表示,随着2013年中国的外贸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印度洋地区的重要性也在迅速上升。

    吴建民表示,世界上各主要大国在印度洋地区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既有利益汇合点又有利益分歧点,这是客观存在。把注意力放在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上,开展多种领域的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建立各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这就会使各国之间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亚洲崛起首先需要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地区的融合,这两个地区通过马六甲海峡相连,”蓝皮书主编、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汪戎认为,对中国来说,在该地区完全依靠自己的硬力量确保利益的实现,这一策略成本极高,也不现实。在现阶段,中国的考量主要是在该地区提高国际地位,树立大国形象。

    蓝皮书指出,当前,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成为各国瞩目的焦点,源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双重考量,当前印度洋地区内部的经济联系还很弱,但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一目标有待于通过与西太平洋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合作才能得以实现。

    蓝皮书建议,中国的南亚和印度洋政策,应该立足于长远,保持耐心,量力而行,坚持广泛多边参与,充分发挥地区合作机制的重要性,主要依靠市场手段,以共赢的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渐进的、有层次的政策与策略实现国家利益。(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