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5版《智能养老蓝皮书》】网易:《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5)》在京发布
来源:网易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5-11-24

  2015年11月23日,由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首部智能养老蓝皮书《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

  智能养老产业是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老龄服务业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新业态。当前,在老龄领域,智能住区、智能家居、智能服务、智能健康、智能装备、智能教育、智能文化等业态迅猛发展,不仅加速了老龄服务业的技术革新,同时也深刻改变了老龄产业的发展方式。我国智能养老产业方兴未艾,但仍存在着观念认识、体制机制、核心技术、市场模式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技术创新,扩大市场需求,探索发展模式,实现智能养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5)》指出——我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制度碎片化。

  好的制度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关键,是促进技术合作、扩大市场的基础。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制度碎片化,没有形成统一衔接的良好制度体系,缺乏顶层设计,政出多门、标准不一、制度创新乏力、激励措施不落地等,严重束缚了行业市场的拓展、企业间技术协作、产业的快速推进。仅标准化一项,调研显示,由于标准、规范的缺失,某集团公司投入了近千万元成本对原来在医院使用的HIS系统(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改造,但是在项目实施上仍然存在标准对接问题,无法在不同的项目上应用。

  我国智能养老整体还处于“学、抄、拿”的起步阶段

  智能养老产业必须始终以老年人为本,老年人满意不满意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最终评判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在度过安全、便捷、舒适晚年生活的同时,获得多元化、个性化、专业细致的养老服务。虽经快速发展,但我国智能养老整体还处于“学、抄、拿”的起步阶段。一方面,智能养老产业领域的行业组织发育不健全,从全国到地方都缺少权威性的社会组织。行业组织发展滞后,直接导致行业自律机制缺失,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智能养老产业领域的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行业标准缺失,行业内部企业间的技术合作以及市场扩张缺乏必要手段,难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得良好的市场秩序,行业发展受限。

  “一颗爱心、两只手”已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口总量的增大,以及高龄失能老人比重的上升,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也呈现新的特点。一是精神文化服务需求逐渐提升。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将得到全面的保障,而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成为老年人的主要需求。二是对健康康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凸显。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希望生活得更加健康;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对保健康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三是对服务便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社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都希望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而这种服务只凭“一颗爱心、两只手”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智能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质量。任何一个行业或产业都脱离不了市场需求的制约,智能养老产业也必须紧紧围绕老年人需求的特点和重点来进行谋划和发展。

  我国智能养老设备用品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期

  蓝皮书指出,我国智能养老设备用品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期。一是老龄事业的长足发展为智能养老设备用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老年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涉及老龄工作的相关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老年人权益保障进一步落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老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在保障民生的同时也聚集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孕育了更为庞大的市场。二是改革政策的密集出台为智能养老设备用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标志,2012年以来国家在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信息惠民、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等政策颁布,有力地支持了以互联网为主的智能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出台了大量相关的配套措施,30个省(区、市)基本实现了改革政策全覆盖,上海、天津、北京、浙江等省(市)出台了专项的地方性法规。政策性利好促使各市场主体对智能养老设备用品的引进、消化、吸收、研发呈现更加积极态势,主动地以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为支撑,依托现代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三是老年消费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为智能养老设备用品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并以年均约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新增老年人口中绝大部分对智能养老设备用品的需求更具购买力,消费潜力可能快速释放。

  老年远程医疗的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已经确诊和未确诊的慢性病患者总计将近5亿,这些人中绝大多数对于自己的病情并不是十分了解,导致医疗开支巨大但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将慢性病患者纳入平台管理,按照人均500元/年的慢性病管理费用计算,国内市场总值约为2500亿元/年,市场容量巨大。

  浙江好络维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批专业从事“移动智慧医疗”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搭建了面向全国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云平台,整合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延伸,完善三级医疗体系,优化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流程,实现了远程医疗慢病管理创新模式。

  以县为单位,以桐庐模式为样板,可以建立县、乡、村的三级医疗体系;以青岛市医保定点心脏信息会诊中心为样板,可以建立市、区县、社区的三级医疗体系。将远程医疗服务纳入医保,各地政府出台符合各地方基层公共卫生政策要求的相关政策,项目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

  截至目前,好络维远程多参数监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产品遍布全国200多家医院、1500多个干休所和养老中心、20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临床应用8年多以来,累计患者动态数据6000万条,共计给450万患者提供服务,挽救了大量高危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命,其中危及生命的有1500多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0例、恶性心律失常360例,室性心动过速241例等。

  蓝皮书指出,国内,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有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异地养老等养老形式。老年人养老其实不单单意味着生活照料,老年人的身体包括心理健康等都需要予以关注,养老离不开医疗,医疗保健和养老结合是养老的趋势。未来老年人无论选择何种养老方式,医疗保健都会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针对不同养老形式,医疗保健服务也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和各种养老形式相结合。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医疗的深入发展,未来远程医疗将广泛应用于老年人的养老保健,通过远程医疗创新基层慢性病管理模式、控制慢性病发病率、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将成为可能,届时“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的组合模式将会成为老年人医疗保健的新的发展趋势。

  “华龄健康365工程”在促进健康老龄化、促进老年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及服务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深切关注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连续下发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业、提高老年人的健康保障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2年全国老龄办率先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论,并概括了智能化养老应包含的六大智能系统,“健康管理智能化”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是民政部批准直接登记、全国老龄办主管的社会组织,肩负着推动智能养老产业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的社会责任。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养老工作的战略部署,为了使智能化的健康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在全国老龄办的支持下,华龄中心联合艾科泰克(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华龄健康365工程”为载体,通过搭建老年健康智能管理云平台、建设全国老年动态电子健康信息数据库、打造全国养老健康三级服务体系,为我国广大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优质普惠的智能化养老医疗健康服务,内容包括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疾病预防与筛查、慢病管理等。

  “华龄健康365工程”以先进的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和优质医疗资源为依托,打造以全国数据互联互通的“全国老年动态电子健康信息数据库”和“全国老年健康智能管理云平台”组成的“一库一平台”全国养老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的优质医疗保健资源,以“互联网+”的形式,以最便捷的手段、最经济的方式普惠全国老年群众,促进养老健康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华龄健康365工程”为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打造了一个信息化平台,为他们共享优质医疗技术、无疆界地服务全国老年人,依靠医疗技能放大服务能力、合法增加服务收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365工程提供的平台服务,养老服务提供方可以获得强大的养老健康服务能力,降低运营风险,提高服务水平和盈利能力。同时,政府部门通过PPP模式落地实施365工程,免费获得养老健康信息云服务,大大减少信息系统硬件投入及系统维护支出,节约的经费可直接用于购买养老健康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健康服务效率。同时,由于对健康预防的投入增加,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得到改善,将最终减少当地医保支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随着“华龄健康365工程”在全国范围的实践推广,一个前端触及祖国大地每一个角落的老年健康信息采集、养老健康服务网络,后端连接国内国际优质医疗保健资源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将不断完善,不断吸引更多资源进入。“华龄健康365工程”将继续努力积极应对老龄化,一步一步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健康中国乃至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应当加强系统全面、使用简单、高性价比的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尤其在未富先老的背景下,智能养老倍受关注。市场的火热的同时,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仍然存在技术层面缺少核心科技、市场层面商业模式水土不服等问题。同时,养老涉及领域众多,老年人口和养老从业人员接受信息化程度较低,系统全面、使用简单、高性价比的智能系统,是养老行业的刚需。

  上海岸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开始涉足智能养老领域,参与了多个国内知名的养老机构的智能系统的实施与运营,积累了丰富的养老机构智能系统的经验。在取得资本助力后,吸纳了国内外顶尖的物联网研发团队加入,从底层技术研发创新开始,成功研发出了全面、易用的智能养老系统,同时在商业上,创新推出运营商的商业模式。使得智能养老系统成为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的老人经营都可承受,深受市场的好评。

  岸欣智能养老系统核心技术由健康物联网路由器、精准三维定位、智能插座、健康物联网管理平台、蓝牙语音传输与识别、一体化机顶盒等模块构成,通过与创新型的金融资本对接以全新的产业金融租赁的方式,对接智能养老市场,解决目前国内养老机构因建设投资大、运营见效慢、专业人才与商业模式缺位等原因而难以采用智能化系统的问题。

  岸欣智能系统的商业模式是由运营商与养老机构或个人签订不低于5年的权利锁定运营期,所有的智能系统的设计、实施、设备、售后服务,全部由运营商负责。设备所有权归运营商所有,养老机构和个人无需购买产品,仅需要每月支付相关服务费即可。同时岸欣通过技术创新以及资本借力,成功的将该服务费变得亲民,进入到较多养老机构和个人可接受的范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日趋严峻,智能养老必将大势所趋。智能养老的意义,除了提升劳动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外,更为重要的意义是通过大数据,全面整合资源,提高中国养老行业的整体水平,为养老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岸欣希望与行业专家和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智能养老产业的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