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5版《智能养老蓝皮书》】华龙网:首部智能养老产业蓝皮书问世 制度碎片化仍是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最大瓶颈
来源:华龙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5-11-24

  法制网记者王开广

  今天下午,《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由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据称,该报告是第一本全面反映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蓝皮书,开创了中国智能养老产业研究评估的先河。

  报告指出,目前,“一颗爱心、两只手”已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亟待发展新的养老模式,但我国智能养老整体还处于“学、抄、拿”的起步阶段,制度碎片化依然是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资源整合是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智能化成为老龄产业发展必然

  报告主编、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巡视员朱勇长期从事社会保障和老龄问题政策理论研究,他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智能养老产业是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老龄服务业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新业态。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正日益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

  “然而,由于传统养老服务组织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互联网企业对传统养老服务业理解不够深入,新业态发展面临自主创新乏力、商业模式不成熟、标准规范缺失、政策不统筹配套等问题。”朱勇坦言。

  报告认为,目前,我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制度碎片化,没有形成统一衔接的良好制度体系,缺乏顶层设计,政出多门、标准不一、制度创新乏力、激励措施不落地等,严重束缚了行业市场的拓展、企业间技术协作、产业的快速推进。

  朱勇举例说,仅标准化一项,调研显示,由于标准、规范的缺失,某集团公司投入了近千万元成本对原来在医院使用的HIS系统(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改造,但是在项目实施上仍然存在标准对接问题,无法在不同的项目上应用。

  信息孤岛致涉老数据开放有限

  报告还披露,在政府层面,智能养老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统一规划、缺乏有效监管、缺乏共享机制这三个方面。以缺乏有效监管为例,智能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护理、康复、金融、旅游、文化等多个行业,上下游产业带动效应明显,要求规范发展、加强监管,特别需要促进从事智能养老的企业、机构、社会组织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合作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监督政策,避免恶性竞争。

  此外,长期以来以部门为中心的政务信息化发展模式,形成了许多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即使是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也“久推难通”。相关部门视数据为部门“私产”,从部门利益、资源管控等角度考量,不愿开放的有之;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的缺失,导致不敢开放的有之。这就直接造成涉老数据仅能实现有限开放,尚未真正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

  智能养老产业应强化资源整合

  报告建议,智能养老产业必须走资源整合发展的道路,具体而言,要实现政策层面的整合、加强服务层面的整合、促进技术层面的整合。

  “老龄产业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管理上涉及多个政府部门,需要加强老龄事业和产业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避免政出多门,互不协调。老年人对服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需要通过平台建设进行有效整合。智能养老涉及的技术门类众多,需要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强大的服务系统或平台,实现技术层面的整合。”朱勇如是说。

  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发展部主任庞涛看来,实践证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既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又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力量,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日新月异的物质文化精神需求。

  法制网北京11月23日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