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5版《民族发展蓝皮书》】网易:中国民族地区经济与全国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
来源:网易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5-08-19

  人民网8月18日电 2015年8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民族发展蓝皮书: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15)》在京举行。

  蓝皮书从民族学人类学视角,研究近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展示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和面临的困难挑战,为深刻理解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了实证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书记、副所长方勇教授主持发布会,介绍了民族发展蓝皮书撰写及出版的总体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介绍《民族发展蓝皮书》、《青年学者论坛》、《民族发展论坛》的撰写情况,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致辞,学部主席团秘书长郝时远发言介绍民族发展蓝皮书总报告内容。发布会按照不同主题介绍了民族发展蓝皮书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历史赋予中国最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国家统一、民族多样

  蓝皮书指出,历史赋予中国最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国家统一、民族多样。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传承发展、“五方之民”及其后裔互动不懈铸就的国家特性。中国的各民族是历史性的民族,中华民族则是中华文明历史孕育、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培育的现代国家—民族。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国家结构的统一与多样,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赋予我们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现实国情。

  中国识别民族身份的目的是尊重差异和保障平等

  蓝皮书指出,中国识别民族身份的目的是尊重差异和保障平等,这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基础。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必然抉择,所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党和国家历来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理解“不容置疑”“不容削弱”“不容动摇”的立足点。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制度结构、法律保障和政策源头,决定了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平等、巩固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民族区域自治不是什么“苏联模式”,而是“中国特色”。

  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与全国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

  蓝皮书指出,2006~2013年,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与全国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但相对差距有所缩小。同样,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的绝对差距在扩大,但相对差距在缩小。值得说明的是,虽然民族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不及其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但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的相对差距缩小幅度大于其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的相对差距缩小幅度,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的绝对差距扩大幅度小于其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的绝对差距扩大幅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地区生产总值能更真实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说明民族地区经济处于总体向好的趋势。

  扶贫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贫困仍在进一步向民族地区集中

  蓝皮书指出,在国家和东中部各省的大力扶持下,在民族地区各省区自身努力下,近十多年来,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贫困程度缓解的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直到目前,民族地区仍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程度最深、反贫困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地区。在扶贫开发的新阶段,民族地区仍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西南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加快消亡趋势,保护工作日益紧迫

  蓝皮书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传统的民族边界正在日益模糊,不同民族文化的趋同日益明显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处于边缘状态,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少数民族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及其少数民族文物、产品正在不断流失,一些民族民间工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失传;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乡土艺术、民族器物难觅踪迹。单纯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民族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加快消亡趋势,保护工作日益紧迫、艰巨、复杂。

  国家与东部地区的援助行动较难转化为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蓝皮书指出,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来自中央政府和其他省份的对口支援使得西部地区一方面获得了大规模的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也获得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技术与人才。依托外部驱动力的帮助,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民族地区并没有将外部的人力、财力和技术转化为内生驱动力,在摆脱贫困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依赖性。

  现行的国家援助行动存在的不足,制约了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形成。一是依赖大规模外部投资驱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二是以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关联度低、就业吸纳能力有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小;产业利益大量流出西部地区,这对培育区域经济的内生发展能力极为不利。三是西部大开发中有关科技教育的政策并未带来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长足发展,区域创新能力不足仍然制约着西部地区的内生发展。四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偏区域、偏经济、轻个人、轻社会”的理念导致的持续失衡的社会经济差距,直接制约了西部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培育。 (纪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