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5版《文学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网:更自信地讲述“中国故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5-06-03

  《中国文情报告(2014-2015)》发布

  更自信地讲述“中国故事”

  作为一部全面解读行业发展态势的“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已经走过了12载岁月。年复一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作家协会的课题组成员始终不懈地观察日益繁复的文化环境,盘点文学成果,梳理文坛脉络,捕捉与评说业界出现的焦点现象和倾向性问题。5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了2014至2015年度的《中国文情报告》,以其丰盈的信息量和显著的前瞻性,再次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故事中国化,讲述本土化

  《中国文情报告》指出,从宏观层面上看,2014年的各门类文学创作在稳步前行中各有创获。其中一大亮点,就是作家们在“调用一切艺术手段讲述好中国特有的故事”、“越过事象透视时代精神状况”等方面,表现得可圈可点。2014年的文学创作,整体上呈现出故事中国化、讲述本土化、艺术本色化的突出特征。

  这一点在长篇小说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2014年度的长篇小说,在题旨营造的花样翻新上,在艺术表现的力求出新上,可圈可点的作品都不在少数。总体来看,作家们不仅视野开阔,视点下沉,而且普遍关切热闹现实背后人们的心理现实与精神境况,许多作品在人的心绪与时代情绪的探索与把握上,更见深度与力度。这在“变异乡土的寻踪把脉”、“喧嚣都市的内情揭悉”、“人文境况的独到探察”、“时代激情的着意鼓呼”、“已逝历史的个性触摸”等方面,都有具体而精彩的呈现。

  放眼2014年各门类创作,擅长讲述故事的中篇小说“切近”生活的变异与时代的更替,奉献出不少饶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故事。散文创作则对个人记忆、历史细节的挖掘更为深入。诗歌作品在2014年“得到了所有文体里最为大众化的发展与普及”。纪实文学向来承担着“近距离直面现实”的“轻骑兵”角色,2014年,这一“轻骑兵”展现出惊艳的“负重能力”,反映经济社会建设、民生工程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作品尤其增多。

  “我们欣喜地注意到,创作者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越来越自信,拥有这种自信,才能创作出让人感同身受的作品。”执笔《中国文情报告》戏剧年度分体报告的陶庆梅认为,随着中国的崛起,敏感的资本已经意识到不仅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而且有“中国味道的中国故事”也许可能成为世界戏剧的下一个增长点。“中国元素、国际市场”在资本推动下正在浮出水面。

  阅读状况在悄悄改变

  “如果翻到这本书附录的2014年度文学图书销售排行,能够发现一个显著的变化。”白烨提到,以前《中国文情报告》收录的“开卷”文学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和“腾讯文学”年度文学类图书点击排行榜上,所见的几乎都是类型化小说、流行题材作品的身影,而今年,路遥、莫言、阿来、余华等作家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上。这显示出一种可喜的丰富性,说明市场并不只是青睐通俗化作品,纯文学也可以深入大众视野,在图书市场和网络平台拥有自己的半壁江山。

  然而与此同时,关于国民阅读的忧虑依旧存在。《中国文情报告》提到网上一场关于“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的投票活动。在这场有近3000位网友参与的投票中,《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尤利西斯》名列“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的前10位。这次参与投票的主要是“90后”和“00后”读者,报告认为,学生群体对经典文学存在的疏离,应当引起业内的重视。

  白烨由此谈到,如今电视台的阅读栏目日渐稀少,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掀起的热潮也相对短暂,未能使大众形成常态化的阅读习惯。此外,2014年还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所谓“二次元审美”的兴起与流行。在这一现场背后,既有阅读取向的逃离现实、耽于虚幻,又有媒介革命带来的新的文化图景与新的生活方式。这一现象在年轻受众中的广为流行,势必对传统的文学与文化构成挑战。如何在了解“二次元”的前提下,肯定其新异而有趣的元素,指出其虚幻的一面,并使主流文化汲取有益营养,强化艺术创意,以赢得大众市场,吸引年轻受众,这是一个很大的时代课题。

  互联网持续影响创作传播

  要争取和引导年轻读者,网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平台。执笔《中国文情报告》网络文学年度分体报告的马季分析说,在2015年,移动阅读基地依旧是各方关注的重要渠道。文学网站联合图书出版单位、移动通信部门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也将为促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交流互动提供平台和路径。

  这部“文学蓝皮书”再次呼吁了阅读的重要,认为阅读看起来仅是文学传播之中的一个环节,但其实是文学生产的终端所在。而阅读本身,内含接受、学习与教育的多种功能与多重意蕴。如果文学生产的这个终端是浅俗化的,就会使文学生产的意义大打折扣,并对未来的文学发展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无形的障碍,甚至诱导包括创作与传播在内的文学生产向着浅俗化方向倾斜,使传统文学、经典作品更难以得到坚实的生存与持续的发展。因此,文学阅读的问题,既关乎文学生产,又关乎文学大局,不能不予以高度关注并采取措施给予切实解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