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5版《德国蓝皮书》】1财网:中国2025瞄准德国4.0 冲突与摩擦有所增多
来源:1财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5-05-29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机构5月28日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制造业规划应借鉴德国工业4.0,防止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搭便车”获利。该研究还发现,由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德之间冲突与摩擦有所增多。政府应积极地鼓励中国企业“走进德国”、“走进欧盟”。

  该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当日在京共同举办的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

  中国国务院5月19日对外公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此前,多位专家将“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相比较,视为中国版的“工业4.0”。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信部仔细分析了德国提出来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可以说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是不谋而合、异曲同工。

  德国工业4.0启示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德国问题研究所所长郑春荣表示,虽然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是德国工业4.0计划提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两国在这个领域并非绝对的竞争关系。

  2014年10月,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访问德国期间,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双方决定建立互信互利共赢的中德创新伙伴关系,在经济方面重点开展工业、金融、研发、城镇化和交通体系、农业和食品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合作,其中工业4.0合作被作为一个独立标题着重提出,成为未来中德合作的重要领域。

  德国在高端制造技术和嵌入系统、企业管理软件以及网络安全技术上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而我国在通信信息技术方面则走在世界前列。蓝皮书称,从企业合作的角度说,虽然近些年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较大提高,但在信息化、智能化以及企业管理水平方面和德国还有差距,通过建立研发中心或企业战略联盟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德企业间的创新合作水平。

  企业的创新合作是否有成效,与相关国家是否存在“国家化”创新系统十分重要,即有利于创新的“经济结构”与“制度设置”。蓝皮书认为,在这方面,中德双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明确提出双方政府将致力于框架条件和政策上的合作,并将工业4.0议题纳入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而中德在工业4.0方面的合作进程“则应由企业自行推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所欧洲中心主任史世伟认为,德国工业4.0计划对我国有三点启示:

  第一,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特殊性,不可全盘照搬他国方法。在主导技术路径上,紧跟当前创新领域跨行业技术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渗透的趋势,发挥自身在协同创新和技术集成上的成功经验,并以此来弥补在互联网等领域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

  第二,不管从机遇还是风险来看,新技术带来的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科技进步和创新需要社会的支持,也需要立足于社会。

  第三,在实施德国高科技战略指导下的创新政策中,政府主要扮演主持人的角色。政府创造平台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在其中公平竞争。

  蓝皮书介绍,德国政府立足已有的政策框架和措施,但严格项目要求,重视政策协调和适当集中,加强项目监控,努力消除使中小企业无所适从的“项目丛林”。在实施方法上,采取竞争的方式,使最符合要求的企业和联合体脱颖而出,防止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搭便车”获利。

  经贸关系是主要动力

  经贸关系是中德发展双边关系的主要动力,目前中德关系存在的问题也集中表现在经济领域。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刘丽荣称,欧债危机以来,欧盟及其成员国自顾不暇,与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冲突明显减少,但是德国媒体与精英对中德关系的认知仍然存在一定分歧。此外,中德关系还受到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与亚洲区域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机构的调查发现,随着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德之间的冲突与摩擦有所增多。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德经济处于一种近乎完美的合作关系,德国需要市场,中国需要技术。德国的汽车工业、可再生能源和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转移,在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等德国传统的优势领域,中国企业逐渐对德国企业构成竞争。欧盟对华光伏双反问题就是这种竞争的一种表现,德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太阳能世界(Solar World)最先发起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

  刘丽荣介绍,德国企业在华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强制性技术转让等方面。

  “德国汽车制造企业抱怨来自中国国企的竞争。”刘丽荣介绍,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实行严格的标准,把技术转让作为在华生产电动汽车的要求。此外,在取消服务业、保险业和银行业的市场准入限制方面,德国企业也有诸多诉求。德国企业为了规避风险,试图开辟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但又无法做到真正疏离中国。

  调查发现,中国对欧洲投资在过去几年增长迅速,中资企业在德国收购企业,常常招致非议。德国媒体把中国对德国直接投资称为“入侵”,担心中国投资会对德国企业和员工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在政治层面,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均对中国加大对德国的投资力度表示欢迎。

  德国前经济部部长罗斯勒曾表示,“中国对德国投资符合中德双方的利益。”

  刘丽荣认为,德国国内对于中德关系的认知分歧,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德国对外政策价值与利益冲突的延伸。

  蓝皮书分析,德国对华政策受到美国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政治也被纳入德国对华政策的考量范围。在东亚安全问题上,德国现阶段的核心利益是保持亚太地区对于欧洲人和多边介入的开放性,同时避免卷入中日冲突和中美两个大国在该地区的竞争。

  直接投资成发展新引擎

  2014年,中德贸易总额达1539亿欧元,仅中德两国的贸易额就占中欧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除了通过贸易合作的方式“走出去”,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还把目光转向了对德投资领域。

  德中工商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Mike HOFMANN介绍,目前在德国开设公司的中资企业约为2000家,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和各联邦州的产业资源特点分散在德国各地,主要围绕各联邦州的首府、主要城市建立。

  Mike HOFMANN介绍,中国对德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运输、汽车零配件、新能源、电信和贸易领域。此外,许多中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参股在德实施走出去,并且收到显著成效。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柯认为,中国企业对德投资有利于增强中国参与全球投资治理的能力。当前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投资规则,但欧盟和美国已经开始在相关谈判中推行自己的全球投资治理理念,推动形成有利于西方的投资规则。

  赵柯说,作为正在崛起中的海外投资大国,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资本输出的新时代,中国无疑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投资治理,保障自己的海外投资利益。与欧盟正在进行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中国参与全球投资治理的重要方式。德国作为欧盟最具影响力的成员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无疑将大大加强中方在谈判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时指出,作为亚洲和欧洲最主要的两大经济体,中德经济加强融合,实现亚欧两大经济增长极强强联手,定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蓝皮书认为,“中德经济加强融合”的效应会远远超出中德双边的范畴,具有世界影响。投资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投资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的流动将更具广度和深度。投资又离不开金融机制的支持,随着投资的增加,两国金融合作必然会越来密切。这都会强有力地推动“中德经济加强融合”。

  赵柯认为,正因为对德直接投资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政府应积极地鼓励中国企业“走进德国”“走进欧盟”,直接投资正在成为中德关系发展的新引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