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上海、重庆、天津、青岛、沈抚新城等40多个城市计划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园区)。沈阳新松、上海新时达等一批国内龙头工业机器人企业也加速在国内的生产布局
40多个城市计划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园区),在建机器人项目产能有几十万台。但关键零部件进口依存度高,规模化水平低,市场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恶性竞争,‘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野蛮生长’隐忧显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4月21日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称。
40多个城市要做机器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程师王邵军介绍,近年来,在机器人产业发展迎来利好的契机下,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投资迅速增长,各地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布局陆续展开。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上海、重庆、天津、青岛、沈抚新城等40多个城市计划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园区)。沈阳新松、上海新时达等一批国内龙头工业机器人企业也加速在国内的生产布局。
在东部,上海提出打造“2+X”集聚发展格局。2013年,工业机器人被列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市经信委给予企业自主研发费用20%的补贴,并且在土地、人才方面提供优先支持。目前,上海已经有ABB、发那科、库卡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以及新松机器人、上海新时达等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形成了涵盖研发、制造、集成、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江苏省机器人研制企业已超过50家,预计到2017年,该省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5%;山东青岛目前正在建设国际机器人产业园。该市2014年出台的《青岛市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青岛已有20余家工业机器人企业,年产值约3亿元。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已引进安川电机、新松机器人、软控科捷等35个机器人项目,总投资约84.2亿元。
此外,在中部地区的安徽、西部地区的重庆也都在做大机器人产业。安徽芜湖已规划面积为5000亩的产业园,计划到2015年形成产业规模超200亿元的芜马合作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2011年,重庆就提出建设“机器人之都”的目标,计划到2020年,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核心部件70%依赖进口
“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市场占有率在25%左右,拥有百台以上制造能力的也仅有沈阳新松机器人、广州数控、安徽埃夫特等少数几家企业。”王邵军说。
蓝皮书介绍,工业机器人主要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机械本体四个部分。其中,我国能实现国产化的只有机械本体,占全部成本的20%左右,其他的大部分关键部件依赖进口,这使国产工业机器人与国外产品相比缺乏价格优势。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70%以上依赖进口,进口成本已占总成本的40%以上。
王邵军说,以传感器为例,目前新松机器人、新时达、南京埃斯顿等企业均实现了控制器的自主生产,但运动控制的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仍不成熟,主要部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依赖进口。该项技术掌握在国外生产商和专业协会手中,属于对中国禁止转让的技术。
蓝皮书介绍,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需要材料、机床、电子等行业的配套支撑,但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的产业基础薄弱,工业机器人配套企业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
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建议,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应坚持规划引领,尽快出台工业机器人的专项发展规划,整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展核心部件和关键性共性技术攻关,高度重视工业机器人重点相关及配套产业的发展。
蓝皮书特别提出,“优化工业机器人产业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依托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同时,进行“定向扶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制造业基地,鼓励汽车、电子等制造企业推广使用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研究提高工业机器人整机进口的关税幅度。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