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健康城市蓝皮书”课题组4月20日在京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北京城市周边湿地的环境问题突出,不仅湿地面积小、质量低,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而且科学监管和保护难度大,湿地退化加剧,保障资金严重不足。
该课题组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等专家组成。
课题组当日发布的《北京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2015)》(下称“蓝皮书”)称,“作为健康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北京湿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令人担忧。”
北京自古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素有“海淀”、“温泉”、“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之说。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盛继洪介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过度集聚的人口与有限资源、有限环境容量的矛盾日益凸显,湿地环境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过度消耗而受到损害。
数据显示,与2003年相比(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为3万公顷,约占北京总面积的1.8%),2013年北京市湿地总面积(市园林局统计为5.14万公顷,占北京总面积的3.13%)有所回升,但与1996年的6万公顷(约占总面积的3.6%),以及更早的20世纪50年代(25.68万公顷,约占北京总面积的15.3%)相比,目前北京湿地面积占市国土面积比例仍然偏小,其所占比例远未达到中国的平均标准(5.58%)。
北京8公顷以上的湿地仅占其国土面积的2.9%。有研究表明,8公顷以上的湿地才具有生态功能。北京天然湿地2.38万公顷,所占国土面积比例仅1.45%,远低于世界6%的平均水平。
由于天然湿地的生态功能远高于人工湿地,而北京现有湿地以人工湿地为主,使得北京湿地整体生态功能较弱。天然湿地的低比例与湿地斑块的破碎化、低质量导致北京湿地面小质低,直接影响了湿地整体作用的发挥。
“湿地退化随之而来的是湿地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盛继洪介绍,虽然北京湿地内有植物1017种,占全市植物种数48.7%,有动物393种,占全市动物种数的75.6%,但由于湿地内动植物数量随湿地空间的缩减而大幅度减少。北京湿地中的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有5种、附录Ⅱ中23种、附录Ⅲ中8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21种 。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北京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开发及利用涉及的部门和机构较多,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盛继洪说,虽然《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明确了各机构对湿地的保护、管理职责,但由于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督技术手段缺乏多样化、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湿地保护难以落实,条例出台至今已有近两年的时间,“市级湿地名录”仍未出台,整体落实情况得不到有效监督,延误了湿地的科学管理与保护时机。
在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方面,盛继洪表示,“不仅资金投入较少,奖励资金也缺失。”
盛继洪介绍,中央每年对市级湿地公园拨款上亿元用于维护等方面的支出,北京市级每年对湿地保护区投入1000万元,拨至环保局,由其统一协调。
调查发现,由于湿地待治理面积大,分配至各保护区的资金就显得不足,区县级的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得到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
盛继洪说,近年来,中央以奖代补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湿地保护区,但是受资金使用体制的限制,市政府在这方面缺少资金投入。北京市湿地保护资金投入不足,鼓励配套资金缺失,降低了人们开展湿地保护行动的积极性,加大了保护湿地资源、维持湿地生态空间的难度。
湿地介于水陆之间,由于“边缘效应”的存在,使得湿地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
科学研究显示,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位面积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森林的8~10倍。
蓝皮书称,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又引发了各类城市病,而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功能正是缓解北京环境问题的关键。
上述课题组建议,启动类似百万亩造林工程的“湿地恢复工程”,不断扩大湿地绿色生态空间,提升湿地比重,用10~15年的时间将北京湿地空间恢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满足首都人民生活和各领域发展的基本需求。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