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近日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认为,北京人口规模控制不力,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落户由多部门审批,准入条件与规模调控之间缺少有机联系。这些审批权分散于人口计划生育、发展改革、规划、统计、公安等部门,专家借此认为,应由级别高于北京、天津、河北的综合协调部门,来协调人口规模调控及合理分布等相关事宜。
坦白说,人口管理涉及26个单位的41个部门,并不是一个合理的现象,政出多门、九龙治水不仅在管理学上不符合科学,以往在各种实践中也经常产生推诿、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对于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人口管理需要寻找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合并一些重复审批,减少审批涉及的职能部门是必要的。
但是,这并不代表就需要把这些职能一定要全部集中在一个部门,相关专家提出,成立的协调机构的职能应包括根据三地人才发展需要和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协调和检查各部门落户指标使用情况,实行户籍人口迁入的“一支笔”审批制度。如果在京津冀统筹发展的其他机制还没理顺之前,就成立这种权力很大的审批机构,审批的效率可能是提升了,但是寻租的空间也会相应增大。
事实上,进城人口审批与落户,尤其是特大城市,主要的问题并不在于效率,而在于公平性。特大城市与大城市制度环境较好,市场较为规范,教育、医疗等条件也相对处于优势,而且城市各项软实力方面也较其他二三线城市优,因此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不断进入。在这里,他们可能会让子女受到良好教育、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甚至是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能进大城市的人肯定会去,不能进的也要创造条件进。
这对城市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显然,表征为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以及住房矛盾的大城市病开始出现了,不重视城市规模是不现实的。不过,将控制城市规模主要寄托在落户指标审批方面,也是饮鸩止渴,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只会形成一种管理惰性,什么多了就限制一下,无论是车还是人,而不是去寻求更优的城市管理方式。
京津冀协调发展,本质上就是一种从长远角度考虑的缓解大城市压力的做法,试图通过产业转移、人口转移等缓解城市压力,并对周边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该蓝皮书提出的另一点倒是值得重视,京津冀要协同发展,但跨界交通存在瓶颈。河北目前与京津对接的高速路、国道、省道中,共有18条“断头路”和24条“瓶颈路”,其中仅“断头路”就长达2300公里。这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下功夫解决。未来,最有效的缓解大城市压力的做法就是在清晰化一个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之后,不断推动公共品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只有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后,人们就不会舍近求远。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