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两会推荐书目】 全球视野下的“天国之秋”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严杰夫   发布时间:2015-03-04

  无论对于海外汉学学者,还是对于中国本土的历史学家来说,“太平天国史”无疑都是一门“显学”。在以往大多数学者的作品中,对太平天国的讨论总是围绕着以洪秀全为首的起义军和意图镇压起义的清政府之间展开,即便涉及西方的介入与影响,着眼点也不过是基督教在太平天国建制中的作用。与这些老生常谈相比,《天国之秋》作者裴士锋想要考察的是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对此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对中国内战所起的影响。

  对西方干预他国内政的辛辣讽刺

  裴士锋期望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英国对华政策转变背后的原因。他认为,不仅仅是太平天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导致英国对华政策的急剧转向,同一时间发生的美国内战,也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这种转变的发生。他指出,英国政府正是在作出放弃干预美国内战的决定后,才下决心要保住新兴的亚洲市场,也即中国和印度。正是出于利益的考量,英国在对华政策上逐渐由中立转向干预,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走向灭亡。

  裴士锋没有在叙事中针对西方对华政策给予直接的评价,但借由种种线索,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所抱持的否定态度。裴士锋认为,英国的干预让本应倒台的腐朽的清政府又获得了50年的“续命”,同时,干预也未能让英国得到预期的利益,反而帮助了一个极力反对西方的势力(曾国藩)剿灭了一个极力拉拢西方的政权(太平天国)。所以,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在外交策略上,甚至于历史大势上,英国在太平天国和清政府之间所作的选择都是荒谬和错误的。

  放在今天来看,裴士锋的这一结论可以说是对西方列强在近代殖民过程中肆意干预他国内政的辛辣讽刺和批评。这一点与作者多元的叙事线索、独特的视角一起,令《天国之秋》成为太平天国研究领域的一部特别的作品。

  讨论历史走向,仅限一国内部远远不够

  虽然裴士锋是讲故事的高手,但他的故事在细节方面仍欠严谨。特别是在探讨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上,他过于强调西方这一外部因素。说到底,太平天国的失败还是要归咎于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导致后期的洪秀全政权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石达开的出走并“自成一支”、洪仁玕权力的迅速衰落及其改革方案的无法落地,这些作者已然注意到的诡异现象,其实都是统治集团内部四分五裂造成的后果。

  裴士锋夸大了华尔、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对于清政府的价值。“常胜军”参加到与太平天国的对抗中,已是很晚的事情,而且,“常胜军”在与太平天国军队的对抗中,其实是负多胜少。裴士锋将戈登与“阿拉伯的劳伦斯”相比,简直是无稽之谈。

  但瑕不掩瑜,《天国之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这段“故事”告诉我们,在大航海时代已开启400多年、工业革命爆发也有100年的19世纪60年代,讨论任何历史事件的走向和影响,仅仅局限于一国内部已远远不够了。即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和哲学家们仍在主观上以一种内向的视角观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比如曾国藩本能地排斥和藐视西方的技术和哲学观念,但在客观上,我们无法回避和否认的是,当时的世界和中国都已进入了一个融合的新时代。无论是洪仁玕,还是曾国藩,或是最终决定帮助清政府的英国公使卜鲁斯,都是在“身不由己地扮演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影响历史深远的角色”。正如另一位美国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中所写的那样,“社会发展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但不是以我们自己选择的方式”。

 

  《天国之秋》

  [美]裴士锋/ 著

  黄中宪/译 谭伯牛/校

  978-7-5097-5264-7 / 2014年11月

天国之秋(978-7-5097-5264-7)z

 

  《光明日报》《经济观察报》、凤凰读书、新浪文史联袂推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