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光明网1月9日电(记者 李瑞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度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发布·皮书数据库发布暨研讨会”,2015年1月9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隆重举行。作为201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的一项重大活动,皮书数据库的发布意义重大。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图书馆馆长、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代表、皮书研创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等百余人出席发布会。会议由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助理、信息化与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谢炜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陈文学在讲话中指出,皮书数据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度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发布的数字出版成果,它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社科院数字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还标志着中国社科院数字化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作为“思想库”和“智囊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发挥专业优势、聚焦重大问题、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皮书数据库的建设,是中国社科院发挥智库作用的最显著方式之一,未来中国社科院还将继续加大对相关科研项目尤其是数字出版产品建设的支持力度,打造类似皮书数据库这样高品质的数字产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在发言中谈到将皮书数据库纳入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并以中国社科院名义发布的三点意义;回顾了皮书数据库的建设历程及所获奖项;阐述了皮书、皮书研创及皮书数据库与智库建设的关系,大数据时代皮书数据库未来的建设方向;最后指出,数据库作为一种产品,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使用。只有使用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促进数据库质量的不断提升。谢寿光社长还强调,皮书数据库不只是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同时也是参与皮书研创的所有专家的,更是使用数据库内容的所有使用者的,希望大家本着分享的原则,开放的态度,不断学习的精神,共同促进数据库不断完善,使之真正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平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数字资源运营中心主任高蝴蝶做《皮书数据库与智库建设》主题报告。高蝴蝶从皮书数据库的建设历程及成果、产品特色、智库产品与智库建设等方面对皮书数据库与智库建设进行了详尽阐述。高蝴蝶指出,皮书数据库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之一,肩负着人文社科领域智库建设的重任;社科文献出版社以建设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高端智库平台为目标,创新思路,通过三次重大升级,实现了智库平台建设的初步构想;皮书数据库的销售推广证明,皮书智库的建设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图书馆、中国政府机构、中国研究机构及研发团队的智库建设。
据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于2011年9月5日正式启动。从2013年开始,中国社科院在每年的年底或年初举办系列发布会、报告会,向社会进行当年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的发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4年12月24—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集中发布了2014年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共39项。除集中发布外,其他如《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等年度重大成果也陆续召开发布会。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之一的皮书数据库,是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研究报告为基础,全面整合中国发展与中国经验、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文献、实证报告、调研数据和媒体资讯建设而成的数据库产品。打造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高端智库产品和知识服务平台,是皮书数据库一直以来的产品定位和发展目标。皮书数据库建设工作由来已久并不断发展完善,在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进行了版本升级。
在总结以往数据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升级完善的新版皮书数据库,立足学术出版和皮书品牌建设,瞄准数字出版技术前沿,着力提高广大用户体验,在优质内容资源整合、数字资源编辑标引规范建设、社会科学索引系统建设、专业检索功能优化、资源按需定制与精准推送等方面均实现了新的突破,并将皮书纸书出版、皮书数字出版及皮书国际出版流程贯通,旨在打造皮书研创出版、信息发布与知识服务专业平台。
在皮书数据库发布暨研讨会上,来自河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皮书数据库为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的创新性学术贡献。专家们指出,数据库构建了社会科学知识索引系统,实现分类和主题一体化,这种文献查询和知识服务,可让学者和用户能够在任意节点的知识网络里畅游,将大大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代一起前行。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