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4版《反腐倡廉蓝皮书》】环球网:社科院报告建言做实“中国版财产申报制度”
来源:环球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4-12-17

  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 阚枫)中国社科院16日发布的一份蓝皮书显示,在中国持续的反腐风暴下,当前,超七成民众对反腐有信心。但是,在反腐压力中,“既不收礼,也不办事”等新的官场众生相出现。蓝皮书建议,应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作为“中国版财产申报制度”去打造,对领导干部及其利益相关人实行有效监管。

  超七成民众对反腐有信心

  这份蓝皮书名为《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4》,这也是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第四本反腐倡廉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14年,中国查处的涉腐官员人数之多、级别之高、涉及领域之宽、问责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党心民心为之振奋。

  针对当前的反腐成果,这份报告提供的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干部群众对未来反腐败充满信心,93.7%的领导干部、88%的普通干部、84.8%的企业管理人员、73.1%的专业人员、75.8%的城乡居民对未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表示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

  “问卷调查显示,中央将反腐进行到底的政治决心、政治信用和政治定力得到广泛认同,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战果深得民心。党和政府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努力程度得到高度认可。”

  报告称,一年来,中央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腐败,一场改变中国的“廉政风暴”震撼世界。对大要案依法公审成为新常态,显示出以法治方式严惩贪腐的坚定决心。

  不过,报告同时提醒,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腐败泛化心理依然发酵,阻遏腐败滋生蔓延的任务依然艰巨。

  建议打造“中国版财产申报制度”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认为, 从十八大以来查办的案件看,因贪腐揭出的问题和“病灶”令人震惊。从地方到军队、从机关到国企,利益共同体的板块化情况惊人,“塌方式腐败”“集团化腐败”触目惊心,对党内和社会心理的冲击力不容小觑。从“外逃裸官”到“巨贪小官”,动辄案值巨大,造成腐败泛化心理发酵。

  报告称,社会上既有“为官不易”之说,也有“为官不为”之怨,不少人感叹“门不难进了,脸不难看了,但事难办了”。随着隐性福利大幅缩水、灰色收益大为减少,“既不收礼,也不办事”“不做事不出事,只过关不过硬”等官场众生相在当下很扎眼。

  此外,报告称,“屁股底下不干净的人”期盼“高压变低压”“尽快躲过这一关”,有些人不放弃“既当官又发财”的念想,抱有“好日子还会回来”的幻想。由于特权利益受限受损,出现了反腐“杀伤经济”、限制“裸官”及因私出国“有损人权”等杂音噪音。这也说明,反腐败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

  针对当前的反腐成绩和问题,报告建议,应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保持高压态势和治理定力,将反腐进行到底,严格依法彻查贪腐案件。此外,报告还建议,做实“中国版财产申报制度”。

  报告称,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作为“中国版财产申报制度”去打造,扩大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与巡视组抽查个人报告事项相结合,将不动产登记、治理“裸官”与外国银行共享信息、加强因私护照管理等措施相衔接,对领导干部及其利益相关人实行有效监管。从严追究不实申报者责任,将岗位禁入、现职退出、调离要职等问责举措落到实处。(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