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5版《医改蓝皮书》】凤凰网:《医改蓝皮书》:去行政化是新医改必由之路 “再行政化”是死胡同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4-12-11

  原标题:《医改蓝皮书》:去行政化是新医改必由之路 “再行政化”是死胡同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年卷)》发布暨新医改研讨会现场  人民网记者 罗旭摄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年卷)》发布暨新医改研讨会现场 人民网记者 罗旭摄

  人民网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罗旭)2014年12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医改蓝皮书: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指出,走向去行政化是我国新医改的必由之路

  2009年4月初发布的国家“新医改方案”确立了以推进全民医保为主线,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宏伟战略目标。

  报告对三年多新医改政策执行的阶段性得失进行分析指出,第一,“保基本”成果显著。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基本上成形。覆盖面稳步拓展,筹资水平稳步提高,医保支付水平稳步提高,医疗保障的范围也逐步扩大。

  第二,“强基层”有失平衡。政府在硬件投入上的增长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但是软件出现问题,即由于推出一系列设计不当的政策,行政机制日益强化,市场机制遭到抑制,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第三,“建机制”最为不显。在“保基本”和“强基层”方面出现的问题,实际上都与“建机制”的不彰有关。无论是在基层,还是针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建机制”的核心在于建立医疗保险团购医疗服务的新市场机制,也就是国际医疗卫生政策文献所说的“公共契约模式”。

  报告同时指出,在新医改的现实中,市场机制没有受到重视。首先是公立医院改革尚在去行政化和再行政化之间摇摆,“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的原则难以推进;第二,多元化办医和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进展十分缓慢;第三,囿于整个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迟缓,医疗领域的现行人事制度同时制约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最后是医保付费改革的起步不稳,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制度化的谈判机制尚未普遍建立,新医保付费机制的细节设计不当导致医疗机构行为扭曲的现象比比皆是,医保机构探索付费机制改革的积极性和能力也有待提高。

 

  报告还指出,我国新医改机构设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是改革难以彻底的原因,因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公立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是公立医院的主管机构,同时又要推进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的改革职能,有时就变成了自己监督自己。报告强调,改革没有回头路,“再行政化”肯定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只有在卫生行政部门通过不断改革逐步卸下行政管理负担之后,回归其应当承担的市场监管职责,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场秩序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当政府的卫生监管部门以中立者的身份行使监管职能时,无论是公立的医疗机构还是民营的医疗机构,甚至是私人诊所,都在相同的规则下平等竞争,医疗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才能真正实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