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纪录片产业正在进入“新常态”的深层结构调整通道。其特征是自行制作的数量及比例减少,其他制作方式的比例增加并逐渐成为提供纪录片的重要渠道。
多家学术机构联合发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纪录片产业正在进入“新常态”的深层结构调整通道。其特征是自行制作的数量及比例减少,其他制作方式的比例增加并逐渐成为提供纪录片的重要渠道。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与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23日共同在京发布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4》。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表示,纪录片产业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结构期。
何苏六说,这一期间,中国纪录片的政策要素(主管部门)、平台要素(各产业主体)、渠道要素(新媒体的凸显)、形态要素(纪录片类型化)、价值要素(价值结构的重构)等仍处于相互的激荡和博弈状态中。同时,这一结构调整期已经在一个更新、更规范、更合乎市场逻辑的语境下推进。各要素的凸显、各主体的产业行为向有序迈进。
蓝皮书介绍,自2013年起,无论是以《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0分钟政策”)为代表的顶层政策引导,还是产业主体拓展平台、争夺资源的市场行为,或是受众从被动向的收看主动的“用户体验”的演进,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纪录片产业正在进入“新常态”的深层结构调整通道。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栏目化纪录片和非栏目化纪录片的制作方式中,“自制”的比例分别较2012年减少,而“联合制作”“委托制作”的比例皆有所增加。
蓝皮书分析,“新常态”的另外一个特征是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对于纪录片产业而言,伴随着自制数量的减少,专业分工导致总体投资成本相应降低,而社会需求方面却有进一步提升。蓝皮书称,从数据中可以观察到,在总体制作量减少的情况下,各级电视机构的播出总量却普遍比往年有进一步的增长。2013年纪录片的播出总量约为35630小时,比2012年的26758小时增加8872小时,增幅33.2%。
正是由于市场需求在逐步加大,各级电视机构对其栏目的制播流程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在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的同时,得益于集约化带来的成本效益,既减低各自的投资成本,又提高了平台前端节目输出的能力。
何苏六对记者表示,新常态”并非一个固化平台期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持续的、动态的结构调整通道期。这一结构调整期已经在一个更新、更规范、更合乎市场逻辑的语境下推进。各要素的凸显、各主体的产业行为向有序迈进。
何苏六表示,更要看到的是,结构调整需要一段时期,产业基础的夯实则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渠道逐步打通、放开、增多的情况下,人才、资金等更基础的产业结构性要素需要的不仅仅是调整,更是持续的培育和吸纳。不争一时得失,视界长放眼量,才是结构调整期的题中应有之义。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