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核心观点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研发人员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但是,当前我国面临三大创新困境:一是创新成果支撑不力;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三是高端创新人才缺乏。今后,迈向创新强国必须做到:加强科技前沿和基础研究以及相应的高端人才培养、大力提高基于核心技术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视通过开放与协同创新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
光明网北京8月30日电(李瑞英)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8月30日在京举行我国首部《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4)》(陈劲主编)发布会。蓝皮书指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研发人员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但创新成果支撑不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高端创新人才缺乏是制约中国创新的三大问题。中国要成为全球的创新强国,应大力支持在科技前沿和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及相应的人才培养、大力提升基于核心技术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开放与协同创新。
首次发布的《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4)》由总报告和九个专题报告组成。总报告评价了中国创新发展的基本状况,九个专题报告分别研究了中国在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的创新现状,特别对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高铁产业的自主创新、服务业创新、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和大企业创新等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还进行了与国际领先的创新型国家在创新综合竞争力方面的比较研究。
专家指出,2011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6300万人,其中,获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2740万人;2011年投入研发活动的劳动力人数达到401.8万人,其中,获博士学历的有25.2万人、硕士学历的有56.6万人、本科学历的有127.9万人。据科技部2012年《科技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研发人员总量比2010年增长3.7%。自2000年以来,全球研发人员总量总体上在稳步增长,但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从2007年的5.2%下降到2010年的3.5%。2007——2011年,全球研发人员总量年均增长率为3.7%,而我国研发人员同期年均增长率为13.5%,是全球研发人员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25.3%,超过美国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17%),居世界第一。
专家说,可我国创新面临三大困境。困境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仍显不足。在一些主导产业发展中,中国对生产要素驱动的路径依赖严重,正艰难地探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型路径。虽然若干产业涌现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如通信设备、高速铁路、水电设备等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然而从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还不足,对经济的突破带动性作用不够明显。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央企,虽然科技投入在2006——2012年年均增长2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40%以上,但在其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过程中还缺乏重大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困境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幅度还远远不够大。我国一些企业创新投入的资源基础薄弱,包容创新失败的空间有限,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的信心不足。企业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路径规划还不清晰、受重视程度尚不足,目前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亟须提升。困境三:高端的创新型人才仍非常稀缺。我国每万名劳动力拥有研发人员数量为38人/万名,低于日本(133人/万名)、韩国(135人/万名)、德国(132人/万名)、俄罗斯(111人/万名)等国家。在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劳动力效率排在第34名,高等教育的质量仅排在第70名。麦肯锡《新兴市场人才报告》的数据表明,我国工程和金融方面的毕业生只有10%左右具备全球化企业所要求的能力,本土的MBA毕业生能够胜任管理工作的不到20%。以IT服务行业为例,由于缺乏创新型人才支撑,我国IT高附加值的跨国服务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0%,而印度的这一比例为75%。高端的创新型人才不足是制约中国创新的瓶颈。
专家强调,加强科技前沿和基础研究是实现自主原始创新的根本。专家说,重新认识和提升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尽管中国处于全球科技资源获取和技术引进的优良机遇,但核心技术不能自动获得,产业核心技术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产生。因此,鼓励大学、科研院所、骨干企业从事前瞻、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切不可掉以轻心。其中,科学作为技术的前端基础,要进一步重视。围绕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以发展原始创新能力,迎接“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挑战,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和融合,更好地实现原始创新。工程技术是中国独有的优势,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需要进一步持续投入,不断发挥其优势。要进一步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世界级科学家、工程技术人才和商学人才的培养,以稳定经费投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宽松的研究环境,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从事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和经济管理的队伍。进一步在广大大学生、研究生中选拔英才,给予更高的荣誉和待遇,鼓励他们安心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研发、经营模式设计,不断冲击世界科学、技术、工程和商业的高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