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网8月31日讯 8月30日,由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在京召开。
综合分析我国创新战略实施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关键在于创新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创新人才培养。其中,自主引领、开放协同应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积极推动源自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的原始性的自主创新,着重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强产学研的开放与协同创新,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打破创新资源孤立配置,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国家创新系统中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破解我国当前遇到的创新困境。
加强科技前沿和基础研究是实现自主原始创新的根本
重新认识和提升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尽管中国处于全球科技资源获取和技术引进的优良机遇,但核心技术不能自动获得,产业核心技术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产生。因此,鼓励大学、科研院所、骨干企业从事前瞻、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切不可掉以轻心。其中,科学作为技术的前端基础,要进一步获得重视。 围绕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以发展原始创新能力,迎接 "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的挑战,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和融合,更好地实现原始创新。工程技术是中国独有的优势,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需要进一步持续投入,不断发挥其优势。要进一步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世界级科学家、工程技术人才和商学人才的培养,以稳定经费投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宽松的研究环境,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从事基础研究、前沿科技和经济管理的队伍。进一步在广大大学生、研究生中选拔英才,给予更高的荣誉和待遇,鼓励他们安心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研发、经营模式设计,不断冲击世界科学、技术、工程和商业的高峰。
大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石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企业创新的水平和能力,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坚强保障。已经到来的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创新的信息化条件进一步成熟,大规模群体创造成为现实,这将极大推动产业的突破性或破坏性创新,我国的城市化、传统产业升级、高要求的健康和环境等因素,为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因此,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面临巨大良机。中国企业创新的挑战是:如何产生更多的"改变世界"的重大技术创新;如何进一步完善企业创新的决策机制、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
进一步开展开放与协同创新是提升中国创新效率的关键
促进开放和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环节。在技术赶超与领先的战略紧迫性要求下,必须打破创新资源封闭割裂发展的困局,鼓励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不同主体间协同,提高创新资源的集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和重点领域的突破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要善于利用用户、大学、科研机构等重要的外部创新源,通过开放式创新显著提升创新能力。
相对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方式,实现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
积极开展开放和协同创新,必须大力加强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环境的背景下,要积极探索在科技成果的展示对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要素配置等各环节释放市场潜能,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新模式。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