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中国网8月6日讯 由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蓝皮书》8月6日发布。《美国蓝皮书(2014)》对2013年以来美国内政外交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2013年是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开启之年,回顾这一年来奥巴马政府的内外施政,《美国蓝皮书(2014)》认为美国面临的核心挑战仍主要来自内部,美国国内事务是塑造奥巴马政府决策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蓝皮书(2014)》认为,2013年以来,美国在反恐问题、叙利亚问题、伊朗核问题和克里米亚问题上的政策表现似乎证明奥巴马治下的美国正致力于“多边收缩”,在可能需要动武的问题上“慎战”,更加倚重外交,其目的是在美国综合实力受损的现实状况下,尝试“管理”美国面临的窘境。谨慎用兵在美国的官方文件中已经有清楚的阐释,奥巴马政府2013年以来的外交安全政策进一步诠释了这一思路。
然而,在奥巴马政府持续强化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压力下,中国周边地区安全议题愈益复杂,这也考验着中美两国建构新型大国关系过程中互相尊重的承诺与分歧管控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方因素在中美关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不但在中美互动中占据更大影响空间,且直接牵动着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前行步伐。
就中日关系而言,日本内政外交的深刻变化对美日同盟影响显著但显然并未改变亚太安全基石的基本定位,中日关系也成为中美持续稳步深入互动的一块短板。
就朝核问题而言,中美双方逐步形成的“半岛无核化”共识正在面临着“张成泽事件”、“朝鲜不稳论”以及第四次核试验的可能性等新变数。
就南海问题而言,美菲关系特别是安全防御关系持续升温,虽然《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使美国面临道义困境,但也增加了中国处理南海事务的复杂性。
就东南亚事务而言,美国在各议题上持续推进的实质性进展,对中国的影响力构成了严峻挑战。在强化亚太战略之余,美国也不得不妥善应对中东事务,以保持全球战略的平衡与张力。伊朗选举之后,奥巴马政府抓住时机、对谈判目标加以调整、达成了过渡协议,为和平解决伊核问题营造了相对乐观的前景。
《美国蓝皮书2014》指出,面对当前中美关系如此复杂的局面,尤其需要两国继续寻求利益交汇点,扩大利益合作面,把亚太地区变成两国合作的广阔平台,加强亚太地区事务的磋商、沟通与合作,建立危机管控、伤害管控机制。不但要避免第三方因素影响两国整体关系,而且要积极寻求两国在第三方因素相关问题上的合作空间,以此积极推进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进程。
《美国蓝皮书2014》认为,2014年进入中期选举周期后,美国政治与华府决策可能完全受限于“选举时间”,而选后的两年奥巴马可能面对强分立政府,其内外政策议程更难顺利推进。而在选举年期间,中美关系的起伏变化也可能受到竞选政治的周期性影响,特别是在2010年中期选举以来中国议题回归选举政治舞台的今天,这种负面影响尤甚,值得警惕。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