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李仁和:首部《教师蓝皮书》把我们对教师队伍的认识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7-10
2012年7月1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首发式暨研讨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蓝厅会议室举行。
该书是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2002年开始不定期推出“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内部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公开发表的年度报告,努力将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方面,放到国际视野中加以认识,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键教师指标相比较,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在理论上填补了关于教师劳动力市场研究的空白,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对于揭示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性的阶段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仁和(曾任原国家教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国家督学等职)为该书撰写了“序言(一)”。在该书序言(一)中,李仁和充分肯定了首部《教师蓝皮书》的出版,认为它“可以把我们对教师队伍的认识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以下是李仁和撰写的序言全文。
2012年春节前,曾晓东教授把她主编的《2000~2009年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简称“蓝皮书”或“报告”)初稿送我征求意见。我阅读了通篇“报告”,并经过认真思考,提了一些建议。后来晓东教授要我写个“序”,这让我有些犯难,因为自己在过去虽接触过一些教师工作,但没有从事教师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也没有就教师问题进行过专门系统的研究,很难提出较为深入、确切的意见与读者交流。但是,我和晓东教授结识多年,其间也有多次合作,盛情难却,就勉为其难,谈一些自己在阅读了“报告”后的感想和体会。
曾晓东教授的专业所长是教育经济学、教育规划和教育政策。这本著作是她自2002年以来承担教育部人事司、发展规划司“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有关教师问题研究课题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她从国际视野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和认识我国教师队伍状况的新尝试。她充分发挥了自己长期从事国际比较教育研究和后来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所和中国教育调查与数据分析中心工作的积累和优势,不仅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视野比较宽阔,而且也能使所提出的各种论据都根植在丰富、可靠和翔实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之上。
本“报告”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年来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归纳了“蓝皮书”的主要观点;第二部分是“专题报告”,主要分析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资源配置的阶段特征;第三部分是“教师队伍概览”,主要是作者对教师若干指标的研究成果,包括教师队伍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教师队伍质量、教师性别和年龄结构、教师工作负担及国际比较等;第四部分是“专题讨论”,主要分析了我国教师队伍经济地位(工资待遇)变化和与我国其他行业以及国际上若干国家教师待遇的比较。从研究教师队伍的角度看,本“报告”沿用了我国以往研究教师问题经常采用的认识角度,如通过地区比较权衡教师的“短缺”或“富裕”,用教师合格率评价教师队伍的质量(这当然还不是十分充分)、用年龄和性别研究教师队伍的结构等。但是,该研究在指标选用上也有明显的发展和创意,如在研究教师合格率上更关注高学历教师比重,在研究教师年龄结构时采用加权平均年龄,特别是引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有关发达国家研究分析教师队伍的有关指标,如教师队伍占国家劳动力人口比例、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工资指数以及与国内其他行业和国外若干国家教师的比较等。尽管某些指标的使用和引出的结论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但阅读“报告”后,我确有一种感觉,就是它也许可把我们对教师队伍的认识带到一个新的境界。
教师是教育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合理配置教师是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数量足够、配置合理、质量卓越是教师政策和管理工作追求的基本目标。第一,我们从“报告”可以看出我国教师资源配置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先小学,后初中,再到高中,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教师严重短缺,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教师供给,增加教师储量,使教师短缺问题逐步得到缓解。后来,因学龄人口的急剧减少,又很快出现了教师的富裕现象。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小学和初中教师的配置都经过了完整的“短缺—均衡—富裕(或超编)”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给我们两个深刻启示:一是必须加强学龄人口的预测,预知教师队伍的“短缺”或“富裕”,尽早采取措施来应对学龄人口的波动对教师配置带来的影响。另一个是怎样评价教师余缺和配置的合理程度?以往,人们总是以国家规定的生师比标准来判断教师队伍的余缺和教师配备的合理程度。然而“生师比”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比例指标”,也就是教师数和学生数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最合理的比例;有人称之为“强度比较指标”,也就是像财政一样,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为教育投入的人力强度。生师比低,教育投入的人力强度大,财政负担重,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反之,教育投入的人力强度小,虽可以节省开支,但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国家规定的“生师比”标准,实际上就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财政状况,在教育投入与教育质量之间作出的“折中”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因财政承受力不同,执行标准就不能“一刀切”;通过“生师比”虽可以评价教师供给的余缺,但这种余缺并不能作为评价教师合理配置的充分依据。第二,从“报告”可以看出,十年来我国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是教师的配置经历了从“短缺”到基本适应,再到还有一定“富裕(或超编)”的发展阶段,这说明,教师的总量供给问题已基本解决。二是基本解决了教师队伍基本学历(即小学教师中师、高中毕业,初中师专、专科毕业,高中大学本科毕业)合格问题,高学历教师配备取得了显著成绩。三是城乡教师基本学历合格率的差距明显缩小,农村学校高学历教师占教师的比例明显提高。第三,“报告”还指出我国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仍面临着艰巨任务:一是从全国总体水平看,中小学教师总量呈现“富裕”,但地区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学科不平衡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二是教师基本学历合格率有很大提高,高学历教师配备有显著进展,但我国教师的学历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三是城乡教师基本学历合格率的差距虽然明显缩小,但进一步缩小城乡高学历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差距和普遍提高农村学校教师质量问题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第四,经过十年努力,我国教师资源配置的重点正在从扩大供给向调整学科结构、均衡城乡配置和为适应建设教育强国以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具体规划,对我们理解和完成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重点转变有重要推动和指导意义。第五,前已提及,“报告”中采用了国际上特别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研究和分析教师资源配置的一些角度和指标,这是作者的大胆探索尝试,尽管还有不够深入和与国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但作为一种探索、一种新的尝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撰写和发布“蓝皮书”是一项实践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收集大量详尽的数据资料,还要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深入研究的基础。晓东教授作为一个在高校研究机构工作的科研教学人员,能够收集如此大量资料,包括国际组织和一些发达国家的资料,并经过系统的分析研究,撰写出这部数据翔实、图文并茂的“报告”,实属不易,让我对晓东教授的执著精神表示敬意,对“蓝皮书”的公开出版表示庆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