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这次皮书年会可以用“挚”这一个字来概括,皮书年会从2000年首次在辽宁省葫芦岛市举办,出席会议的最多到50人,此后逐年增多,本次年会又创新高,出席人数达380人,充分反映了皮书研创出版者近二十年执着的追求。可以用“执子之手”来表示我们与智库的研创者、智库的推广者携手努力。本次年会皮书研创智库团队互相合作、分享经验,共同对“当下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进行交流,并达成了鲜明的共识。因时间关系,我最后谈五点总结,供大家会后参考。
一、会议整体评价
本次年会紧抓皮书概念,围绕“当下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主题突出、观点鲜明,有效信息量大,这与大家“挚着”的坚持是分不开的。本次年会体现出这样两个特点:
一是出席专家涉及面广。出席本次会议的不仅包括各研究领域的专家,也包括像恩施州书记这样的地方官员,对皮书的话语权都有着深刻的认识。
二是会议内容专业。这与大家的用心、专业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说明,皮书研创出版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
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相信大家都收获满满的,对皮书的认知进一步加深,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信心更足,让我们高扬皮书的旗帜,为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
二、会后对本次会议精神的落实工作
年会后会议精神的落实工作包括:第一,整理和发送会议相关资料,便于大家传达信息。第二,进一步组织有关本次年会的媒体宣传工作,包括皮书网、皮书数据库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本次会议的研讨成果。目前,光明网、光明日报已经发了关于本次会议开幕式的情况。本次会议的精彩发言,也会在光明日报做专版,进一步把我们的声音传递,构建我们的话语权。第三,希望参会的各皮书课题组向所在单位领导汇报本次年会的情况,让更多的领导和同志们认识、认同皮书的价值,并召开相关皮书的工作会议,做好2016年的皮书研创工作。
三、我们一直在努力提升皮书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在提升皮书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一是努力让皮书作者的研究成果进入科研院以及高校的评价体系,也争取能够进入到科学期刊,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不断推进这项工作。目前社科院关于这方面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高校可能实施起来会更加复杂。二是关于皮书奖能不能盖社科院的章,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可以负责任的说,“优秀皮书奖”评了六届,越来越规范、严谨。从2011年起年会升格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后,“优秀皮书奖”的最终结果都是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务会议批准通过的。
四、对皮书研创出版的建议
对于下一步皮书研创出版,我提四点建议:
一是从智库建设和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度,来做好皮书的顶层设计,无论是地方社会科学院还是其他皮书的研创机构,应像中国社会科学院那样,下决心以皮书作为“新型智库”建设的抓手。从智库建设平台的角度,我们要对整个皮书做整体的规划,尤其是国别类的皮书。
二是要助力完善皮书研创的平台建设。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开始做平台而不是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来整合这个平台。将来整合的不是皮书,而是一个原始的数据库,形成一个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例如目前建立的阿拉伯研究数据库,皮书里面有关阿拉伯研究的核心资源,形成一个平台,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完成我们整个的研创。
三是利用新的技术,特别是在数据时代,做关于皮书作者、主编、皮书研创机构、皮书编辑的资源库,并进行统一的ID编码,建立每一个相关人员的数据库和主页管理,形成智库资源。截止到目前,我们每年出版的皮书将近11000篇报告,撰写报告的研究者超过2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智库资源。
四是我们颁布的《皮书手册——写作、编辑出版于评价指南》,希望大家把改进意见反馈回来,我们在年底要正式出版,通过《皮书手册》规范皮书的研创和整个的出版,建立自身的标准,希望大家都去参与。
五、进一步完善皮书的评价评奖体系,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会上大家讨论提到非常多的就是关于皮书的评价、评奖,我们每年、每一次会议都在吸纳各位专家的意见,形成公开合理的评价体系,真正形成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我们通过发放奖金的形式对优秀的皮书和皮书报告进行了奖励,有些地方社科院也会追加奖金。我们还会对比较突出的皮书,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更多的回馈,比如本次免获奖单位的注册费。今后,设想可以建立一个皮书研创的基金,对皮书研创以及年会提供一些支持。
最后非常感谢湖北大学、恩施市委州委和宣传部以及我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代表全体参会人员对他们表示感谢。也代表承办方对在开会的时候,有一些条件不足的地方,表示歉意!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