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4年5月16日,由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发布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讨会在无锡召开。
蓝皮书指出,最近几年的中国慈善事业改革主要集中在官办慈善组织的去行政化、去垄断化方面。我国的官办公益慈善组织是从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的,这些非营利组织设立后,往往由政府领导人担任负责人,由编制部门核定编制,由组织部门任免干部,并设置了一定的行政级别和工资级别。这样一来,官办慈善机构从一开始就处于政社不分的状态。这些由党政机构主导下兴办的慈善组织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容易滋生腐败等弊病。受郭美美事件等官办慈善组织丑闻的影响,当前社会公众对红十字会、慈善会等政府举办的公益慈善机构普遍缺乏信任,官办社会组织去行政化逐渐成为改革的共识。
2013年,中国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官办社会组织去行政化会直接触及利益集团的利益,大部分官办组织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行政体系动员和行政资源赋予,缺乏独立的社会资源动员和项目运行体系。如果切断这些组织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而它们又没有能力从社会上获取资源的话,它们将很难逃脱被淘汰的命运,所以不少这类官办组织都拒绝改革。2013年红十字会继续遭到媒体的质疑,同时连带新成立的红十字会监督委员会。而红十字会监督委员会部分委员提出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也遭搁浅。这些都说明改革官办慈善组织的艰难不易。这个时候,决策者意识到改革政策如果往民间公益组织倾斜,推动民间公益组织发展壮大,形成倒逼体制,反而有可能从外部推动官办慈善组织的去行政化和去垄断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中国的公益慈善政策改革在扶持和激活民间公益组织方面有了重要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注册登记制度的改革、慈善资源市场的国退民进以及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上。
(参见《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4)》p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