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4年4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4年春季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蓝皮书指出,如果仅仅依靠宏观调控的宽松政策,即使可以实现2014年稳增长的目标,可能也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杠杆率会抬得更高,累积的产能过剩和债务问题会更趋严重。因此,需要权衡利弊,推动更多有利于稳增长的改革措施,寻求发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巨大潜力。利用当前经济增长下滑的压力,倒逼各方面的改革加速,以尽快释放改革带来的增长红利。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稳增长有两大对策。
第一,创新投融资模式,着力引入长期权益性社会资本,推进可持续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国基础设施依然较为落后,中国的公路和铁路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公共服务均等化都需要巨量资金投入。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如果不创新融资机制,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是难以承受和难以持续的。
鉴于中国高储蓄率还将维持一段时期,必须根据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进行分类,并深入推动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引入长期权益性社会资本,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潜力才可转化为经济增长可持续的重要动力。一是依法赋予地方政府适度发行市政债券权限,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二是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三是推进公私合作伙伴模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四是建立服务对象明确的新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第二,打破垄断,放松准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这既是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又是未来提高潜在增长水平的重要增长点。
如加快高等教育改革转型,加快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必须放松准入,加快民营资本进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场,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联办职业技术学校,不仅可以解决就业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还能够缓解财政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压力。再如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尤其是高端医疗服务业,一方面让民营资本有利可图,另一方面让一些愿意多花钱看病的人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除了打破垄断、放宽准入之外,还应加大财政贴息及定向金融支持的力度,大力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促进金融、保险、现代信息和物流、物联网、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见《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4年春季报告)》总报告,第22-28。)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