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首部《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在京出版发行,旨在深刻揭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内涵,跟踪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最新状况,总结和提炼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预测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并重点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信息安全和监管,具有较强的学术前瞻性。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
一是移动化和电商化。首先是移动化趋势。金融领域引入移动信息技术后的移动支付,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支付,使银行服务逐渐从前台退向幕后。手机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无线支付已在很多领域实现,具有使用方便、及时等优点。互联网金融移动化将会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指尖上的金融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的上升和移动设备硬件提供的支持,移动金融的应用形式更加丰富,支撑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如物理感应的应用和二维码技术的运用:腾讯推出"摇一摇"转账功能,用户通过摇动手机感应对方的虚拟网络账号,输入转账金额可实施小额转账;大部分移动设备搭载摄像头和通信组件,可用移动设备识别二维码。其次是金融"电商化"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走向网络服务,具有互联网运营基础的非金融企业也通过网络渠道,在数据开发的基础上挖掘金融服务的商业价值,向客户群提供金融服务。电商企业提供的第三方支付,由于具有海量客户数据,能够通过信用数据和交易行为数据进行技术征信分析,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具创新意识,拥有庞大客户群,也开始逐步进人金融领域,提供金融服务。互联网电商企业可以充分了解商户的资信情况,有效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金融交易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阿里小贷代表了这一模式的发展趋势。
二是出现一体化服务平台。只要政策允许,大数据时代的电商行业完全能够承担"信贷"和"支付"两大传统金融的基本功能。随着金融业的改革开放,金融市场更开放,利率市场化、资本全球化和资金脱媒化等趋势为传统金融企业和电商企业带来转型发展机遇,掌握大数据核心技术,加强合作与创新,建立具有系统功能的综合型金融服务平台。银行、券商和电商等机构均有海量客户交易信息和数据资产。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成熟、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电商金融化的快速发展,创建综合业务的一体化服务平台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金融客户在一个界面上办理各种业务,节省了交易时间和成本,同时促进金融业之间的协作力和融合度。
三是网络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全面创新。海量数据库和数据处理结合,给网络金融服务创新带来无限改进思路和发展空间。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更加凸显竞争性服务行业的本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更新服务方式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经营主旨。在渐趋成熟的强大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积极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才能够不断巩固核心竞争力。可以预见,更全面的网络金融服务和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创新将成为行业竞争常态。网络金融服务商可根据掌握的客户交易偏好和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和产品。
四是出现具有广泛认可度的服务品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金融将成为客户享受金融服务的一种主要途径。竞争的加剧和客户的选择要求网络金融提供者必须打造具有广泛认可度的金融服务品牌,代表了金融服务的质量、信誉和安全度。因此,根据公司经营规模和方式、企业文化和信誉度,灵活运用品牌战略将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大趋势。大数据为商家提供了大量客户偏好信息,使金融机构可以创造出满足大多数客户需求的服务品牌。
五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加速融合。首先,传统金融机构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平台形成新营销渠道、业务整合平台、产品服务平台、风险控制平台,拓宽客户规模、精准客户匹配,提升资源适配、加强风险管控、降低运行成本。多家金融机构正积极探索建立电子化、网络化的供应链融资平台,连接核心企业ERP系统、企业网银、保险公司电子平台、物流企业在线服务平台等,将各环节电子化对接。其次,互联网企业加快与金融机构合作进入金融领域,利用金融机构的产品、资金、品牌和信誉等资源,提升跨领域经营能力。部分金融资产交易所启动综合交易平台及登记托管系统建设,通过产品分层布局、参与者及交易统一管理实现交易数据的集中,通过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对交易全流程进行管控和分析,提高交易数据应用水平和交易服务能力。
(参见《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3)》p261-26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