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白领上山务农、博士下乡种菜”日渐成为一种时尚。有社会学研究表明,一旦中产阶级成为一个社会的主要力量,就会导致“逆城市化”或者“去城市化”,形成人口向农村流动的趋势。尤其中国将是世界中产人群最多的国家,大约有5亿多中产阶层,这个阶层带来大量的经济机会,其中就包括中小资本和中小企业向农村流动的需求。问题是,我国当前的政策体制制约了这种潜在的强大冲动——由于十多年来中央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由此带来“三农”问题本身的不断改善,中国农村的吸引力已经大幅回升。尤其在很多大城市郊区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由于农村土地资源可能带来的红利,“非农业户口”转为“农业户口”,正如当年的“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一样困难。
一方面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竞争激烈的“大城市病”,以及部分中产人群急于逃避城市病奔向乡村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人才和资金短缺问题——这两种本可相互弥补、互相支撑的需求,却因为户籍和土地制度的制约,难以实现有效对接!
2013年12月13日在京首发的《城乡一体化蓝皮书》,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新农村建设问题,发表了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付崇兰院长、张朝伟副院长共同撰写的《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一文。文章提出,在加快土地户籍制度改革、方便农民进城并确保农民市民化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逆城市化”风尚,考虑放开农村户口,开放“非转农”,鼓励市民下乡,促进城乡之间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吸引城市人才和资金建设美丽乡村。
随着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决定的出台,我国通过实行统一的、城乡无差别的户籍管理登记制度,促进人才在城乡和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在维护农民利益基础上,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流动与开发,不仅能为进城农民和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更将最大限度发挥产业化、市场化机制的激励作用,促进社会资金和人才向乡村实现充分流动,借助市场的力量,刺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
(参见《城乡一体化蓝皮书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3)》P31~3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