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3年11月26日,由北京电影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在京举行。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产值从“十五”期末不足100亿元,到2010年达470.8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1年达到621.72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率超过了32%。2012年,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总产值达759.94亿元,较2011年也增长了22.23%。
蓝皮书指出,无线电视、互联网等播放平台的购买行为类型是:媒体机构直接购买动画产品→创造新产品→媒体受众观看→将受众销售给广告公司→广告费作为主要赢利模式。从中可以看出电视台的赢利全靠广告,节目的质量、收视率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商家广告的投放量和电视台的经济收入。由于多广告和高收视才能促使电视台赢利上升,因此电视台总是寻求更好的播出资源。但现状是目前大多国产动画片的品质无法吸引足够高的收视和广告,进而就影响动画片的选择、播出时间和播出费用。
以目前的行情计算,每分钟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成本在1.2万~2万元,而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的制作成本则高达每分钟14万元,投入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制作一部动画片并不稀奇。但现实中动画播出费最多只有制作费即成本的1/10。即便是如此低的收购价格,依然有动画片在电视台扎堆播放的情况,如湖南金鹰卡通频道2010年引进动画片将近2万分钟,可具体价格仅为50~300元/分钟。即便如此,求上门来的动画片数不胜数,表面上的火热掩盖不了电视动画市场并不景气的事实,好片子更是少之又少。
从已开通的3个动画专业频道来看,中央电视台的播出费最高,可每分钟也仅为700~1000元,其次的上海电视台,大约每分钟300元,到地方省级电视台,播出费更是低到每分钟几十元。苏州欧瑞动漫副总经理赵赟说:“有些地方卫视和专业的卡通频道多少还给点钱,但像央视这种大平台,很多动画片都是免费,甚至贴着钱往里钻。”央视作为国内最大的播出平台,是动画片扎堆最严重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央视每年仅会有选择地购进一些动画片,相当一部分播出的动画片是以免费的方式播放的。即便是免费,央视还要进行好几轮的筛选。即使是当年比较有影响力的“蓝猫”,在全国各大电视台播放一年也要倒贴电视台200多万元。由于供大于求和影视系统垄断的事实,动画想要依靠电视台的播放费挣钱根本没有可能。
超低的播出费和动画片在电视台挤破头争抢播放的事实,并不能简单地说是电视台仗着播出渠道的控制权使劲压低价格。因为电视台缺乏国家资金支持,再加上新媒体的强势竞争,处境同样令人担忧。电视台对动画片还没有经营的概念,如果提高价格,按电视剧的价格购买了动画片,电视台根本收不回投资。许多动画片的定位为小孩,播出也未放在黄金时段,广告收益远不如电视剧。就算电视台愿意出高价,目前也没有配得上高价的动画作品,好的动画片电视台是愿意投钱的,不过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这类成功作品少之又少。专业卡通频道虽然有大量儿童观众群体,但很多广告商并不认同其收视价值,因此不愿投放广告。国外动画片的发行渠道比起国内其渠道购买能力强,得到了众多广告主的认可,但国内动画片的广告市场非常不成熟。所以当前的现状形成了一个怪圈,动画产业与广告市场两方面都不成熟,整个体系还在摸索中。
制作费用与播映收入的严重背离,造成动画产业链的断层,从而使得动画公司融资更为困难。动画制作成本高昂,国内电视台收购价格低,制作机构凭此仅能收回成本的10%~30%。这样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动画片赚不到钱,就缺少投资;没人投资,动画的制作投入就很低;动画的制作粗糙,就更难出好作品;没有好动画,就更没观众看;没有观众,就更赚不到钱。这样的循环周而复始,加剧着中国动画产业每一个环节的继续恶化。而目前所有问题的关键都集中体现在播出费上。播出费的问题如果不解决,那么中国动画的悲惨现状就很难改观。
(参见《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3)》p134-13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