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13年11月4日,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发布会在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召开。本年度绿皮书的主题是“聚焦低碳城镇化”,是我国在城乡一体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在低碳实践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绿皮书指出,高温热浪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会给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影响也将越来越显著。长江流域、江南和华南地区是我国夏季高温热浪的重灾区,全国最热的十个省会城市有九个位于这一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增强,高温热浪灾害已成为政府、科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2013年夏季,我国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7月至8月中旬尤为突出。2013年南方地区出现的极端高温热浪天气为1951年以来最强,表现出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突出等特点。高温日数多,持续时间长: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沪浙赣湘渝黔苏鄂)8省(市)平均高温日数达31.6天,较常年平均(15.1天)多出一倍以上,为1951年以来最多;高温影响范围广:高温天气覆盖了江南、江淮、江汉、黄淮及西南东部的19个省(区、市),高温影响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的天数在25天以上,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在12天以上,8月6日高温影响面积达197万平方公里;高温强度大,极端性突出。我国中东部地区有337县的最高气温超过40℃,如浙江新昌极端最高气温达44.1℃、奉化43.5℃,湖南慈利43.2℃;浙江北部地区连续8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全国有206县共372次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为历史之最。持续高温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等均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频发大范围高温热浪事件,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防御和减轻日趋严重的高温热浪灾害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应予以高度重视。完善高温预警机制,加强高温应急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第一,注重综合减灾,完善高温预警机制和灾害应急体系。加强极端高温的监测、预测、评估、风险管理及相关研究,建立健全高温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息,普及相关防御知识,做好应对预案,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第二,加强对城市弱势群体应对高温的社会救助,保证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极端高温灾害脆弱区,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体系,利用体育馆、人防工程等建立一定规模和数量的避暑中心。强制实施户外作业人员特殊劳动保障制度,保护劳动者权益。
第三,加强科学调度,保障能源和水资源安全。在极端高温热浪灾害脆弱区,要建立健全能源和水资源的应急储备。当极端高温天气发生时,政府应启动极端高温热浪袭击的应急预案,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开工生产,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用水。
第四,注重科学规划建设,改善城市气候。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城市规划建设要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确保城市建设发展与城市小气候系统相适应,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河湖水系和湿地的保护,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同时增强“城市绿洲”冷岛效应,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参见《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p256-26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1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