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2013版《慈善蓝皮书》:“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为代表的微公益开启了全民公益时代 后慈善公益时代由预想走进现实
来源:慈善蓝皮书  作者:吴敏   发布时间:2013-06-03

       2013年5月31日,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发布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锦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杨群,以及来自中华慈善百人论坛、何仁慈善基金会、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等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组织的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深入分析了中国慈善事业在2012年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讨。

       2011年,微公益更多地表现为一些专业人士发起并引导公众行动的特征,如“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发起人多为邓飞、于建嵘等媒体人和学者,因他们本身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具有凝聚社会力量、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容易引起关注。这一年,微公益借由这些专业人士,走进公众视野,普及了人人都可参与公益的意识。

       2012年,微公益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很多公益活动借助微博,激发出越来越多的社会良善资源,微公益的参与主体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比如,除了媒体人和学者外,一些企业家、传统媒体、大学生、中学生、企业白领、草根名人等,都纷纷参与进来,并开始作为发起者发挥作用。如投资人薛蛮子在2012年联合多家基金会发动了数次募捐活动;全国各地大学生申请的官员公开财产;广州中学生给市长写信,提出解决水浸街的问题,再不是在家门口“看海”;台风“海葵”登陆中国时,网友在微博上发起的“台风公益”,如“驾车捎带陌生人”“招待无法回家者”“拒绝外卖”“不催快递”等。

       微公益开启了全民公益的时代,公益行动主体多元化,参与形式多样化,后慈善公益时代从预想走进现实。在行动中,微公益激发了社会各界的能量,人们出于私人情感的无意识行动,慢慢形成微公益。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善的价值被重新激发和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命运相连的共同体。长期以来,大众一直处于权力的边缘,新媒介赋权,赋予大众新的存在状态,进一步证明世界存在于人与人的言论、行动及关系之间。

       (参见慈善蓝皮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分享到: